《藥師經》白話
我親耳這樣聽佛說:佛祖曾在許多國度遊化宣教。他來到了廣嚴城,止步安住於清涼的樹林中,微風吹動樹葉,發出沙沙的美妙聲音。佛的四周簇擁著八千位大比丘,又有三萬六千位大菩薩,還有諸多的國王、大臣、婆羅門以及在家的佛教居士,此外還有天龍等不屬於人類的有情之類。無量多的大眾,全都恭敬地圍繞在佛的周圍。佛正準備為他們說法呢。
這時候,文殊師利作為佛法的繼承人,因感受到佛祖的神聖威力,便離座而起,來到佛祖跟前,他褊袒著右肩,單腿跪下,以右膝著地,伏身且合十向薄伽梵致敬,說道:世尊,希望您能夠為我們演說諸如淨土經中所說的不同佛的名號,他們的宏大誓願及其功德。以便一切聽聞您說法的人,能夠得以消除業障罪報,使一切眾生在佛法衰替的時代仍然能夠得到您的恩澤,享受利樂。
於是,世尊便稱讚文殊師利童子說;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啊!難得你有如此的大悲之心,向我勸請,讓我演說諸佛名號,他們所具有的本願功德,為的是拔除那些糾纏眾生,使其不得安樂的業障。使一切生活在未來末法時代的眾生得到大利益。現在你們就好好聽著吧,仔細地思索吧,我就來為你們敷設講演正法。
文殊師利說:我等聽命,唯願世尊為我們演說開示,我們樂於聽聞領受。
佛祖於是對文殊師利說:由此而往東方,經過十個恒河那麼多的沙粒數一樣多的世界,便會到達一個叫淨琉璃的世界。那個佛國的教主名為藥師琉璃光如來,又有應供、正等覺、明行圓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調禦丈夫、佛、薄伽梵等等。
文殊師利啊!那位藥師琉璃光如來世尊,在當初發心修菩薩行的時候,就許下了十二個宏大誓願,一定要使一切眾生的祈願都得到滿足。
他的第一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自己的身體成為光明火炬,熊熊燃燒,照耀無量無邊的世界,使一切眾生都像佛陀一樣,具有美好莊嚴的身形像貌,也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和八十種隨形好。
他的第二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我的身體如同淨琉璃一般,通體透明,內外清澈,純潔無瑕,光明熾盛,以無邊的功德裝飾自身。此身善於安住不動,如同巍巍的須彌山;此身為光焰交織籠罩,其光明勝過日月。切置身於幽冥之中的眾生,都因為這光明而使自己痴暗的心境得以開曉啟蒙,隨順他們的心願而實現一切所求,他們的一切事業也都因之無不成功。
他的第三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我能夠以無量無邊的智慧方便,創造出無窮無盡的物質財富,讓世間一切眾生得以充分受用,而且永遠沒有匱乏。
他的第四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若世間尚有奉行邪門外道的有情眾生,則一定讓他們安然進入覺悟之菩薩道;而那些奉行聲聞和獨覺解脫道法的人,都一定要使他們依傍大乘而得安立。
他的第五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那怕是無量無邊的有情眾生,如果他們在我的正法中修習清淨行,我一定讓他們的戒行盡得囪滿,一無殘缺,通通具有大乘菩薩所必須的三聚戒,亦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者。假設有人毀犯禁戒,只要聽聞我的名號,!便可以恢復清淨,免除罪障,不會因之再墮入惡趣三途。
他的第六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一切眾生之中。若有什麼人身體下劣,種種器官若有所缺陷,比如形容醜陋、愚蠢頑固、眼瞎耳聾、聲音嘶啞、啞巴、瘸手、駝背、痲瘋、顛狂;又若有什麼人受到任何疾病韻折磨,但只要他們聽到我的名號,使會立即獲得端正的形貌和清明的智慧,所有器官也都完美無缺,一切病痛霍然而除。
他的第七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一切有情眾生當中,如果有什麼人受到疾病的煎熬,無人解救,無所依托,無醫無藥,無親戚朋友家眷照料,貧困無告,孤苦伶仃,但他只要耳中聽見我的名號,則眾病盡皆消除;且得身心安樂;一切資生所需用具,以至家庭眷屬,無不豐足無缺,以至於因此而得證無上正等正覺。
他的第八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若有女人因為女子才有某種缺陷所折磨苦惱,從而生出厭離女身的意念,希望捨棄女性特徵,轉為男身,她們只要聽見我的名號,就可以立轉女為男,並具有大乘菩薩的大丈夫相,以至因此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他的第九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讓一切有情眾生都能掙脫所有惡魔的絹索羅網,不受一切外道邪說的糾纏,他們中間若真有什麼人曾墮於邪惡見解的榛荊葛藤的密林,就應當因我的方便力,而引導他們,攝持護衛他們,使他們得以安立於正見之中,然後再逐漸地使他們修習四攝六度的諸種菩薩行,以求盡快地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他的第十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若一切有情眾生中間,有什麼人受到王法的追究,遭受捆綁鞭撻,系閉於牢獄之中,或將遭受刑罰乃至殺戮,或者面臨種種無量災難,欺凌侮辱,身心正處於悲愁痛苦的煎熬逼迫之中,但只要他們聽聞我的名號,憑我的福德威力,便可以使之解脫一切憂愁悲苦。
他的第十一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若--切有情眾生中,有什麼人生活困苦,為飢渴所逼惱,為求飲食而造惡業,則他只要聽聞我的名號,專心憶念我的名,受持奉行我的法,我便會把上好美味的食物供給他,使其身體飽足,然後又施與正法的美味,使其得以建立其中,得享畢竟安樂。
他的第十二大誓願是:惟願在未來世,當我得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時,若一切有情眾生之中,若有什麼人生活困苦,衣不蔽體,或為蚊虻困擾,或晝夜冬夏被寒熱逼惱,則他只要聽聞我的名號,專心憶念我的名字,受持奉行我的正法,那麼隨應他的需要,便可以得到種種上等妙好的衣服,還可以得到一切眾寶裝飾的用具,享受鮮花和香料,·音樂和歌舞,一切玩樂,隨心所欲,都得實現。
文殊師利啊!以上所說便是世尊藥師佛琉璃光如來、應供、正等覺在修習菩薩道行時,所立下的十二個無上微妙的誓願。
再者,文殊師利啊!那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在行菩薩道時,許下的廣大悲願以及他國土所具有的殊勝功德、清淨莊嚴,是我在一劫之中,以至不止一劫,都不能夠說盡的啊!在他的佛國之中,從無始以來,永遠清淨,那裡沒有女人的形態存在,也沒有惡趣三途;沒有人們因痛苦而發出的呻吟;那裡的土地舖滿琉璃,道路以金繩為界,而城闕、宮閣、軒窗、織物,全都是用七寶做成。其國土具有的功德莊嚴,與那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兩樣,實在可說是等無差別。在那國土之中,有兩大菩薩輔助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位叫日光遍照菩薩,另一位叫月光遍照菩薩。在無量無數的菩薩之中,他們居於上首。他們都處在一生候補成佛的地位,完全能夠受持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一切正法寶藏。正因為如此,文殊師利啊!所有一切懷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都應當立誓往生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佛國淨土。
這時候,世尊又對文殊師利童子說:文殊師利啊!有這麼一些眾生,他們不識善惡,滿心貪吝。一點不知道布施及布施所能得到的果報。愚昧而一無所知,缺少正信的根基,一味集聚財富,費盡心機加以守護。一旦遇見有人來求施捨,心中的難受簡直非同一般;萬不得以而作施捨,那情形有如以刀割心,痛惜得不得了。此外還有許多貪鄙慳吝的有情眾生,他們囤集了大量的財寶,但他們自己尚且不肯享用,何況要讓他們把財富給予自己的父母、妻子、奴婢、僱工以及前來乞討的人?像這樣的有情眾生,從此世間命終之後,將會轉生於餓鬼界,或者轉生在畜生界。
但僅僅由於他們往昔在人世聽說過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所以今天在惡趣之中,因遭遇痛苦而憶起藥師如來的名號。就在他作此憶念的時候,使結束了三惡道的生存狀態,迅速地轉生於人世,生於人世之後,依據對宿世的憶念,又懷著對惡趣的恐懼,不以五欲之樂為樂,且歡喜多行施捨,利益他人;又能讚歎那些肯作施捨的人;對自己所有的世間資財悉地貪惜,進一步還能夠以自己的頭顱、眼目、手腳、血肉和身體的任何部分,毫不吝惜地施捨給乞求者,至於說到一般的錢財,就更不會捨不得放棄了。
再者,文殊師利!如果有情眾生當中,有的人雖然接受了佛祖的種種教說,但卻毀犯戒律;有的人雖然未曾毀犯戒律,但卻破壞了僧伽的生活法則;有的人雖然並未毀犯戒律或者破壞僧伽法則,但卻喪失了正確的見解;有的人雖然並未喪失正確的見解,但卻忽略了法門無量、學無止境的道理,不能從多聞而獲益;又有的人雖然承認修學沒有止境,應以多聞為正當方法,但卻依增上法而起傲慢心。由於這種傲慢心的蒙蔽,往往以為只有自己正確,別人總是錯誤的;甚而不惜猜忌誹謗正法,甘與邪魔為伍。像這樣的愚人,不單自己行於邪見,也使無量眾生墮於邪見的險坑二像這種懷有增上慢邪見的眾生,本應在地獄、畜生、餓鬼之類的三惡道中輪迴不已,但如果能夠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捨棄一切惡行惡見,依據善法修行,也就可以不再墮入惡趣。
假設還有不能捨棄惡行惡見而修習正法的眾生,但只因為有了那藥師如來的本願威力,使他們當下現前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從而結束惡趣生命,轉生人世,得以住於正見,精進修習,善能調伏內心的意樂,從而能夠捨離家庭,出家求道,在如來教導的種種正法中,受持諸種戒律法軌而無所毀犯;從正見出發,追求多聞,努力了解契經的深刻含義,拋棄自以為是的增上慢心,不再毀犯正法,不再與魔為伍,循序漸進地修習菩薩六度萬行,以期迅速得到圓滿果德。
再者,文殊師利!如果有情眾生當中,有的人慳吝貪鄙,嫉妒別人的榮華富貴,每每自我吹噓,抵毀貶損他人,則將來會墮三種惡趣,在無量千歲中間,忍受諸般劇烈痛苦;不僅如此,受盡劇苦,命終之後,還要轉生於此人世間,但變作牛馬、駝驢,終生遭受鞭笞捶打,忍受飢渴煎熬;不僅如此,又要日日負重,至死跋涉在塵土飛揚的道上;即令能夠轉生為人,他的地位也很卑賤,給人充當奴婢,任人驅使奴役,永遠不得自在。但即令如此,這樣的人如果在往昔聽聞過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由於這一善因的緣故,今生對那藥師如來有所憶念,至心歸依藥師如來。憑著如赤佛祖的威神之力,得到護佑,從而解脫一切痛苦;與此同時,他的諸根變得聰利,領有智慧而能多聞,不斷追求殊勝佛法,常常有幸得遇善知識的朋友,永遠斷除邪魔外道的羅網,粉碎無明煩惱的蒙蔽,枯竭險惡洶湧的生死大河,解脫一切生死病死、憂悲苦惱!
再者,文殊師利!。如果有情眾生當中,有的人喜歡挑拔離間,互相爭訟鬥毆,惱亂自己也惱亂他人,通過自己的思想、行為、語言造作增長身語意的種種惡業,相互損害,輾轉報復,時時造成對眾生不饒益的壞事;有的人以禱告召使山精樹鬼,或墳塚幽靈,乞以害人;有的人殺牛馬雞羊作犧牲,以其血肉祭祀藥叉和羅剎鬼等;有的人將仇人的名字書寫下來,或用泥木草等紮成怨家形象,再用惡咒術加以詛咒;或利用厭魅之道及蠱毒等加以謀害;甚而至於用咒術喚起屍鬼作祟,斷仇人性命,傷害其身體。而那些受人毒害的有情眾生,如果得以聽聞藥師如來的名號,則上面所說的種種惡事都不能加害於他們。一切瞠害惱人者的惡意也就相應化解,仇家之間反而生出慈決議,不斷增進種種利益,共同享有安樂,彼此擺脫損惱意和嫌恨心,發慈言愛語而使各各生出歡樂愉悅的心,對自己所遭遇的處境毫無怨言,反倒生出了喜悅和滿足的心情,彼此之間自然不會再侵害凌辱,而能相互饒益。
再者,文殊菩薩!如果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以及一切善男子善女人,他們具有清淨信心,又能夠持守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飲灑、不著花、不塗香、自己不作也不觀歌舞表演、不臥高廣大床,這叫能守八關齋戒;或者經過一年或者經過三月,這些人接受並堅持如來教導的戒律學處,憑著因此而有的善根,迴向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清淨國土的一切眾生,使在那裡得聞彼佛演說正法;如是眾生中如有還未得到確定保證的,如果聽聞了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則他們在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就會有八大菩薩從空中前來迎接指引。這八位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像這樣的正信之人因而可以在那清淨的佛國淨土中得以自然化生,他們出生時,四周盡是些五顏六色大如車輪的寶花;或者有的人因信心願力稍差而得轉生天界的,雖然尚未生在佛國淨土,但其根本善根再不會耗盡,即令其壽終也不會再墮入三種惡道。在天上享盡壽命之後,他們便會重新生在人世,或者作為轉輪聖王,統攝四大部洲,享極大的威勢權力,一切皆能如願自在。由於正法統治,所以能夠安立無量百千的有情眾生,使他們在生命中充分實踐十善道的願則。或者有的人在人世還生為剎帝利、婆羅門或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他們自己的形像也都美好端正;其父母、兄弟、妻室、兒女具足;他們自己生來聰明智能,知識廣博,像大力士一樣強健勇敢,威猛無比。如果他們是女人,則只要聽聞了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至心領受奉持,則願她們願意,將來便不會再轉生為女人。
再者,文殊師利!那藥師琉璃光如來在成就大菩提正覺時,因為其在菩薩因地時所發本願的力量,他便能夠以慈悲之眼觀察世間有情,遇眾生有無量多的痛苦,如像羸瘦肺勞、糖尿渴症、黃疸肝病等等;或者遇見眾生被魔厭所擾、被蠱毒所傷;或者有的短命,有的橫死;但藥師如來會發大慈悲,要讓一切眾生的病痛苦難皆得消滅,讓他們祈求消災彌難的一切願望都得滿足。由此願心,那藥師琉璃光如來便入三摩地定,要為施設方便而說神咒。那藥師琉璃光如來所入的定又叫"除滅一切眾生苦惱定"。佛入定後,從其頭頂的肉髻中發出大光明。在那四射的光芒的籠罩中,佛開始演說大陀羅尼咒:
南謨薄伽梵帝,鞹殺社窶嚕,薜琉璃缽剌婆,喝羅閣也,怛陀揭多耶,阿羅訶諦,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崦!聛殺逝聛殺逝,聛殺社三沒揭諦,莎訶。
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當時在光明之中宣說這大陀羅尼神咒完畢,則大地發生六種震動,天地間放大光明,一切眾生所有痛苦疾病立時會得消除,人人都得安穩快樂。
文殊師利啊!如果看見男子女人中有為疾病所折磨的,就應當一心一意地為他們念咒除病。為此就要經常洗澡漱口,保持身口的清淨無染,將病人所用的食物、藥品或者沒有小蟲的干淨飲水念咒一百零八遍,然後才給病人服用,一切病患就會霍然盡除。至於健康的人,如果能夠至心念誦此大陀羅尼咒,就會得到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神力加被,如其所願而得無病無災、益壽延年;那怕命終之後,也得往生東方淨琉璃世界,決定得不退轉,乃至究竟證得大菩提。
正因為如此,文殊師利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中,對於那藥師琉璃光如來,能夠至心殷勤尊重、虔敬供養的,就應該時時受持念誦,萬萬不可將此咒廢忘。
再者,文殊師利!如果懷有清淨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對於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一切名號,如像應供、正等覺等等,能夠經常恭敬地念誦奉持,清晨嚼齒木、行沐浴,得身口清淨;而後又能夠以種種香花、燒香、塗香,並演奏伎樂等歌頌讚嘆,供養如來佛祖的形象;不僅如此,他們還能對於那藥師琉璃光如來功德本願經加以供養受持,或自己抄寫,或請人抄寫,一心信受奉持,聽聞其中的深義,實踐其中的教誨;不僅如此,他們又能對那宏揚藥師如來法門的經師廣修供養,向他們施捨一切所需的生活資具,絕不讓經師們感受些微的匱乏。如能做到這些,就可以經常得到諸佛如來的護念攝持,從而一切願望皆得滿足,乃至最終得到大菩提。
於是,文殊師利童子便對佛祖說:世尊,我在此立下誓願。我將在未來時節,在那像法時代,行種種方便,讓一切有清淨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能夠聽到那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那怕他們身處在睡夢之中,也能名因為耳聞佛的名號而覺悟。一切眾生之中,如果能夠對此經信受奉持讀誦,或有能夠給他人演說講解;如果能夠自己抄寫經典,或者能夠請他人代為抄寫此經,以種種花香、塗香、末香、花鬉、瓔珞、幡蓋、伎樂等供養此經;以五色彩帛作袋子貯放此經;灑掃地方,安設高座,以淨處供養此經。這種時候,四大天王及其所有眷屬,還有無量百千的諸天之眾,都會來到此人的清淨法壇,對修此藥師琉璃光如來法門的人加以供養、攝持、護衛。
世尊!若依我的誓願,凡此寶經流行的地方,只要有人能夠信受奉持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法門,那麼憑著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願功德之力,憑著那聽聞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所得的憶念功德,則此處便不再會有非分的橫死災難,一切諸惡鬼神也不再能得逞其害,奪人的精氣色力;就算真有奪人精氣色力的,也能夠使之恢復精力,並使身心享受安樂而一無所虞。
佛祖於是告訴文殊師利說: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如你所說的一樣。文殊師利啊!如果有懷清淨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打算供養那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們應該首先樹立那佛的形象,再敷設清淨高座安放佛像;散種種鮮花,熏燒種種香料,又以種種幡幢裝飾供養之處;此外,在行供養之前七天,還應該實行七天七夜的八關齋戒,食潔淨飲食,並以香湯沐浴,著清潔衣物,更為重要的是保挎內心的寧靜,絕沒有污濁垢染,也沒有憤怒與嗔害,對於一切有情眾生滿懷善意,一心要使其得利益,使其得安樂;滿腔是慈、悲、喜、舍的四種無量平等心。在這樣的情形下面,才來作弦歌鼓樂,恭敬讚歎,右繞佛像,虔心禮敬。此外,還應憶念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願功德,懷著這種憶念去讀誦那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仔細思索它的意義,再向別人演說開示。
對於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無論他們有什麼樣的追求,都能一切如願以償:欲求長壽者便得長壽;欲求財富者便得財富;欲求官位者便得官位;欲求兒女便得兒女。
如果有什麼人偶然做了惡夢,有種種惡相現前,或見貓頭鷹、烏鴉之類的怪鳥來集家中;或於住處有異聲怪相,以至有鬼魅等出現。如遇這些情況,此人只需置辦美好的物品,恭敬地供養那藥師琉璃光如來,則一切惡夢惡相以及種種不祥之兆,都會消失隱沒,不能為患作怪。
如果面對水火刀毒,身臨懸崖絕壁、危牆險橋,或受惡象、獅子、虎狼、熊羆、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怖畏所威脅,只要能夠全心全意地憶念藥師佛如來,至誠恭敬地供養他,便可以擺脫一切危險與恐怖。
再者,文殊師利啊!如果有清淨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直到盡形壽而畢生不曾事奉大自在天、濕婆神等天魔外道,一心一意地歸依佛法僧三寶,接受並持守佛為弟子們制定的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等,假如有所毀犯,自然會害怕墮入三種惡道,如能專心持念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並作恭敬供養,必定不至遭受轉生三惡道的報應。
或者有的女子,臨到生育小孩時,受極大的痛苦折磨。此時她如果能夠至心稱名念佛,禮讚那藥師琉璃光如來,恭敬供養佛祖世尊,便可以消除一切痛苦。不僅如此,她所生的小孩,也就四肢五官具足,形容相貌端正,人人見了都會喜歡。這樣的孩子;聰明智慧,健康少病,安安穩穩,一切非人的鬼魅之類均不能夠奪去他的精氣色力。
這時候,世尊告訴阿難說;像我這樣稱讚頌揚那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所有功德,這是十方諸佛最奧妙、甚深刻的行願之處,在眾生看來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你對此是否懷著信心呢?
阿難回禀佛祖說:大德世尊啊!對於如來所說的契合世間出世間一切真實的經典,我是不會有任何疑惑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凡如來動身發語,起心生念,無不具有清淨本質。世尊啊!天上的太陽和月亮可以墜落,巍巍的須彌山可以傾斜倒塌,但只要是我佛如來所說的話,就是永遠真實不虛的,不會變異的。
世尊!有一些眾生的信心根基並不牢固,一旦聽說十方諸佛的甚為深奧的願行,便會這麼樣思考:如何說只要憶念那藥師琉璃光如來佛的名號,就可以獲得如此之多的微妙功德及殊勝利益呢?就因為這麼一點疑惑,他們便會生出毀謗之心,從而在生死的漫漫長夜裡,喪失了極大的利益,墮入了三種惡道,於無窮無盡的苦海中,流轉不盡,永無出期。
佛祖於是對阿難說:像這樣的有情眾生,如果能夠聽聞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而且至心信受奉持,不生疑惑,要說他們也會墮於惡趣而轉生,是絕不可能的事!
阿難啊!我說的是諸佛的悲智所行境界,其深刻與奧妙是一般眾生難以真實信受、明確了解的。你之所以今天能夠信受奉持,完全是因為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大神威力!阿難,我今天所說的這些,除了那下一生就可以成佛的菩薩,正是所有一切聲聞、獨覺以及尚未達到初地階段的菩薩所不能如實地信奉進解的。
阿難啊!得生到這個世界上,得具備這一人身,實在不容易啊!要說在三寶之中,如要始終保持虔信、恭敬、尊重,也是不容易的事啊!至於要得到機會去聽聞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同樣也是更不容易的事啊!
阿難,那藥師琉璃光如來,在過去的菩薩因地中,因修無量多的菩薩行而獲得極大的功德,也就有無量多的善巧方便以拯濟眾生,他許下了無比廣大的悲願要使眾生離苦得樂。我如果要以一劫或者一劫以上的時間來敍說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功德行願,是講也講不完的。在我看來,一個大劫的時間畢竟也是有盡頭的,可那藥師琉璃光如來佛的行願功德、善巧方使,是用無窮多的時間也無法說盡的啊!
佛祖說到這裡,環繞他周圍恭聽說法的諸大眾中,有一位叫做救脫的大菩薩,從座中起身,來到佛祖跟前,他袒露一肩,右膝著地,雙手合十,伏身向佛祖致敬。然後說道:大德世尊!我佛入滅後千年,便至像法時代,到那時候,有情眾生善根微薄,業障深重,為種種病患折磨,經年臥病,體弱羸瘦,難進飲食,喉唇乾燥,眼見四面八方黑雲籠罩,死亡徵兆迫在眉睫;此時父母、兄弟、妻子、親屬、朋友、老師、尊長紛紛圍繞床前,啼哭啜泣;而病人自己身臥病榻,眼見閻羅王的差役,前來勾其神識,將其帶到閻羅法王的跟前,聽候審判。這神識平時追隨人身,不離左右,人的言行舉止的所有善惡感應,它都以或罪或福的形式記錄下來。到了閻羅法王處,這神識便將記錄交給法王。閻羅王於是審訊其人,計算其平時所作善惡,按其應得罪福給予獎懲。
這種時候,病人的親屬、師友如果能夠為他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延請僧眾,一遍一遍地轉讀此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同時點燃每層七盞,七層一共四十九盞的延壽長明燈,懸掛五種顏色的續命神幡,則或許會有可能使病人的神識得以返回,使病人重新活過來。凡這種神識得以返回的病人,如同從大夢中醒來,對於夢中所見清楚明了。其神識或經七天,或經二十天,或經三十五天,或經四十九天還來,如同剛從夢中甦醒,對自己善與不善業所得的一切果報,都有清楚的記憶。由於自己親自證見了業果報應的緣故,至死也都不會再造作惡業了。所以說啊,凡有清淨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都應該信受奉持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按照自己的能力大小,盡心地恭敬地供養那藥師琉璃光如來。
這時候,阿難便向救脫菩薩問道:善男子!應當如何恭敬地供養那藥師琉璃光如來呢?應當如何作那續命的幡燈呢?
救脫菩薩回答說:大德啊!如果有病人要想擺脫病痛,那他的親屬、師友就應該為這病人先以七天七夜來行八關齋戒;應該儘自己所能,備辦飲食和別的用品,延請比丘僧人並加以供養;又在晝夜的六個時辰中,虔誠地供養禮拜那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湧此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四十九遍;點燃四十九盞長明燈;塑造七尊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像;每尊像前各置七盞明燈,每盞燈應大如車輪。四十九日中,這些燈光明不絕;又製作五種顏色的彩幡,使其長四十九拃手;另外還應給四十九種雜類眾生放生,這樣便可以度過危厄的災難,而不至遭受橫惡鬼魅的把持。
另外,阿難啊!如果剎帝利灌頂王等世間國王遭受災難,即所謂的世間瘟疫難、他國侵逼難、國內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狂風暴雨難、久旱不雨難等,則這些剎帝利灌頂王等世間君主,便應該對一切有情眾生起慈悲之心,先是大赦天下囚犯,並且依照前面所說的供養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方法,虔敬地實行供養,由於這樣所積累的功德善根,再加上那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願之力,便可以使國界安穩、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切有情無病而歡樂,在他們的國土之上,不會有任何暴惡的藥叉等為害作祟,惱亂有情;--切險惡的徵兆都不會出現;至於那剎帝利灌頂王自己,則壽命增長、色力充沛、身心無病、自在快樂,舉國上下也都各得增益。
阿難啊!如果帝后、王妃、太子、大臣、輔相、太監、宮女、百官、百姓等,為病所折磨苦惱,或者蒙受了別的災難,也應該建立起五色神幡,點燃續命的長明燈,為各種各樣的有生命物類放生,散各種各樣的鮮花,焚各種各樣的熏香,最終使一切病痛得以解除,使一切災難得以消滅。
這時候,阿難便向救脫菩薩問道:善男子,為什麼已經到頭的生命還可以延續增益呢?救脫菩薩回答說:大德,你難道不知道如來曾說過,有九種橫死嗎?所以他才勸我們建造續命燈幡、修習善業、廣求福德。由於修習福德,積累善業的緣故,直到壽終正寢,人都不會遭受痛苦。
阿難問道:有哪九種橫死呢?
救脫菩薩回答說:首先,若諸有情眾生,雖然得病不太嚴重,但卻沒有醫生診斷,得不到藥物治療;或者,雖然有醫生治療,但卻給錯了藥,結果本不應當死而死去,這是一種橫死。另外又有的人相信外道邪魔、妖孽巫師,聽信他們妄說有福有禍,結果心中驚惶失措,日夜忐忑不安,自己心中喪失端正,便去請人看相算命,求籤問卦,為追尋被禍的根源,不惜殺害生命。他們作法祭祀神靈,召請役使鬼魅,只為祈得福佑,長享平安,貪圖長命延年。殊不知,這並不能如願以償。愚昧無知,信隨邪魔,起倒亂見,終遭橫死,沉淪地獄,無有出離之期,這便是初橫死。
第二,因違犯王法而遭刑律誅殺。
第三,畋獵遊樂,耽於淫欲,嗜酒無度,以至於邪鬼惡神趁機奪其精氣而遭橫死。
第四,遇火災而橫死。
第五,溺水而遭橫死。
第六,為種種惡獸噉食而死。
第七,墮懸崖斷壁而遭橫死。
第八,為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加害而死。
第九,受飢渴煎熬,不得飲食而橫死。
所有這些只是略舉九種橫死。說起來其它的橫死還有好些,實在是難以一一仔細列出的。
再者,阿難!那閻羅法王主領著世間一切眾生的生死簿。一罰。因此我今天在這裡勸告一切有情,為度苦厄,免遭眾難,一定要燃燈造幡,供養那藥師琉璃光如來佛,一定要放生積善,廣修福德。
這時候,聽佛說法的會眾之中,有十二員藥叉大將各各在座,他們是所謂的宮毘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額你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卒、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毗羯羅大將。這十二名藥叉大將,各各領有七千名藥叉作為下屬。所有藥叉同時舉聲向佛禀告:
世尊啊!我們今天承蒙您的神威加被,得以聽聞那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我們已經完全擺脫了對那可能轉生到惡趣的結局的恐懼。我們相互鼓勵,同心同德,乃至盡形壽也要歸依佛法僧三寶;我們立誓要擔負天下一切眾生的苦難,為他們作種種義利,使其得饒益得安樂;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任何村邑、城鎮、國家、山間、林中,只要有此經流行傳布,只要有人奉持那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而作恭敬供養的,我們以及我們所有的眷屬,都會守護他、保衛他,使他免遭一切苦難的侵害;如果他有什麼願望企求,都會得到滿足;如果有別的什麼人遇到疾病或者厄難,而希望得到解脫,也只需要讀誦那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並以五種顏色的絲縷作結,稱念我的名字,我就一定使他如願以償,病癒難除,而後解結。
於是,世尊便對諸藥叉大將加以讚歎,連聲稱說:善哉!善哉!大藥叉將!你們能夠思念報答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恩德,你們還要常常如此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啊!
這時候,阿難便對佛祖說道:"世尊!應當如何稱名此法門呢?我等應該如何信奉持守此法門呢?
佛祖告訴阿難說:此法門名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又叫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又叫拔除一切業障法門。你們就應該像我說的這樣持守信奉這一法門。
此時,佛祖說完這番話,所有大菩薩和佛身邊所有的聲聞大弟子,在場同聞佛法的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干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迦、人及非人等等,一切大眾,都因為佛祖宣說法語而皆大歡喜,人人無不頂戴奉行。
《藥師經》釋義
講藥師經特質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唐玄奘、義淨法師等譯。簡稱「藥師經」、「七佛藥師經」。藥師琉璃光,藥師係東方佛土教主的別名;藥師喻佛的大慈悲,琉璃光顯佛的大智慧。經文對佛之悲智因果作了圓滿開示,具有密教性質,以說明現世利益與淨土往生之思想為其特質。
藥師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導入解脫,故依此願而成佛,諄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如極樂國。此佛誓願不可思議,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眷屬於此人臨命終時,晝夜盡心供養禮拜藥師佛,其人得以蘇生續命。這種藥師佛之信仰古已盛行,其中有關人體生命力、生活力、智慧開發、心理、生理治療等合理因素,至今仍有積極意義。無論從佛教信仰,還是從人體科學上說,藥師經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經典,值得吾人信受奉行。
人生在世,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生死。諸佛出世,無非將自己所證知的如何解決生死問題的經驗與方法,告訴我們,使眾生依之實行,得以解決人生最大、也是最難解決的生死問題。現在世間所流傳的佛法,都導源於釋迦佛。但許多寺院大雄寶殿中,除了供養釋迦佛外,還供藥師與彌陀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釋迦牟尼佛能達生死本空而使眾生明白究竟解脫的真理,所以釋迦佛居於供養三佛之正中,為主佛,而把濟生、度死之大事,付與東方之藥師佛和西方之彌陀佛。中國佛教,自唐宋以來,注重於救度亡靈,或臨終往生,所以彌陀法門十分盛行,以至有的人認為佛教就是超度死人的宗教,對於生人無益。其實這是誤解。我們今天瞭解藥師經,奉持藥師法門,就是著重瞭解佛教對於資生延壽的重大作用。所以,太虛大師說:「此資生之佛教,即為釋迦付託與藥師之法門,……此於過去專重度亡之佛教,有補偏救弊之功用,尤合於現代人類生活相資相養之關係。」(太虛大師《藥師本願經講記》)講養生,講現實生活,講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變娑婆世界為人間淨土,這便是當今弘揚藥師經法的實質所在。
【釋經題】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是本經的經題。經題一般以人、法、喻立名。佛菩薩名號歸於「人」一類;佛所說法歸於「法」一類;以淨妙寶貴的東西喻經的好處,歸於「喻」一類。藥師七佛是「人」,本願功德是「法」,琉璃光是「喻」。
藥師,即日常所誦「消災延壽藥師佛」,是梵音秉殺社窶嚕之意譯。現代談到藥師,只是配藥的人,而古代卻不然,藥師與醫生的涵義是一樣的。佛法中常稱佛陀為大醫王或大藥師。
藥為世間治病的物品,如藥店中所陳列的藥品,但以佛法而言,不只是病人有病時才吃藥,凡世界眾生無時不浸在惑業苦病中,身心充滿諸病。經裏說,人的生理上有三種病:老、病、死;心理上也有三種病:貪、瞋、癡。佛能拔除眾苦,善治諸病,以物藥治身病,以法藥治心病。所以,我們不可把含有崇高意義的藥師一名視為普通配藥人和一般醫院的醫師。
物藥,即世間治身病之藥。廣義而言,萬物皆為藥。如寒時穿衣,餓時進食,倦而需臥,困而需行。此饑、寒、困、倦等,無非是病,而衣、食、住、行等,無非是藥。總之,人生之有需要,無非是病;所需要者,無非是藥。故眾生充滿諸病,宇宙萬物莫非是藥。以普賢菩薩與善財童子一段問答因緣,更可顯明藥與非藥的意義:『一日普賢命善財入山採藥,凡能為藥之草木,皆可採來。而善財踏遍山岩,徒手而歸。詢問他,則言滿山皆藥,無從採起。普賢又命入山,將非藥者採來。善財依然空手而歸。再問之,則言滿山皆非藥,無從採起。』是藥、非藥,全在醫生之得當與否,得當則砒霜亦可為藥,不得當則人參也能令人致死。故從廣義而言,雖宇宙萬物皆可為藥的原料,若不經醫生如法配製,礦植物等又皆非藥。藥須經醫生制方配成,方可治病。藥中有丸、散、膏、丹等已製成之藥,許多「祖傳秘方」之類即是。綜上可知,物藥不外三種:1.動植物、礦物等為藥的原料;2.按處方配製的藥;3.丸、散、膏、丹等已成之藥。
法藥亦有三種:1.經、律、論;2.五乘、三乘、一乘;3.陀羅尼。佛依眾生而施設經律,皆為醫治眾生身心之病。眾生墮無明惑,得業報身,充滿諸病。佛說諸經、諸律,廣為醫治;乃至菩薩聲聞結集經律,造論申義,真理重重,法門無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亦猶如宇宙間之礦植物等皆為藥之原料。雖然眾生有八萬四千病,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對機施藥,方能治病,故有五乘、三乘、一乘之教法。五乘,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在人乘,則施五戒、十善之法,對治五逆十惡之病;在天乘,則施四禪八定等法,對治散心位中諸病。此二乘為出世三乘之基礎,必經之階梯,故亦說為五乘共法。再說出世三乘共法,就是使聲聞、緣覺依四諦、十二因緣等教法,滅除三毒煩惱,解除生死側。聲聞等所行四諦等法,雖屬二乘,而為大乘之所共行,故亦為三乘共法。又為一類發菩提心,修大乘之機,遂直施一乘不共之教。佛對眾生之根性差別,而施五乘、三乘、一乘之法藥,亦猶世俗醫師對病人而制方配藥也。陀羅尼,又名總持,總持無量教法,亦名遮持,遮一切惡病,持一切善法,能治一切病,亦猶物藥中之丸散膏丹,為祖傳秘方,不可示人。故總持咒語,義不可解,亦無須推尋其義。若能依之修持,身密結印,口密持咒,意密觀想,三密相應,便得遂願所求,解除生死,消滅過患,得大妙用。如此經中之藥師咒,若能依之誦持,亦可消災獲福,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也。(見圖示)
(圖略)
師者,能以物藥、法藥善治眾生身心之病稱為師。古代藥醫義兼醫師,礦植動物之物藥與經律論之法藥,皆由師調製方可為藥。若無師亦無藥。唐黃檗禪師所謂:「大唐國無禪師」,又言:「不是無禪,乃是無師」,故以師為最重要。世俗如神農、扁鵲等以物藥治身病,即為物藥之師。佛以種種法藥,善治眾生之病,故為法藥之師。九界凡聖,皆為病人,唯佛界乃為究竟無上藥師。佛之法身遍一切處,隨物應生,神變莫測。其自受用身,住佛自果功德,現他受用,應地上機,為地上師;現大化佛,應地前機,為地前師;現小化佛,應二乘人天之機而為師;現隨化佛,應人天及邪外之機而為師。總之,唯佛一人,為究竟藥師。列表如下。
琉璃光,合梵華方言。梵音為「薜琉璃缽喇婆曷納舍也」。琉璃,即薜琉璃,是東方佛的名字。此中所說的琉璃,不是琉璃燈、琉璃瓦等琉璃,而是一種寶物。薜琉璃,其意為青色寶,即寶石中的蔚藍色者。如天青之色,有晶瑩之質,表裏洞徹,內外相映。琉璃光,即天青寶中所含的淨光,如蔚藍天空,萬里無雲,充滿旭日光輝;其體質堅固,如金剛石,極為稀有。這是以琉璃寶的光輝、明淨,而比喻佛法。所以東方藥師佛又以琉璃為名。
琉璃寶,或譯作遠山寶。依佛所說,我們這一世界,當中是須彌山,山的周圍有四大部洲,須彌山的四峰皆寶類所成,南贍部洲所對的山峰,即琉璃寶積聚而成。此寶山光輝映入空際,遂呈青色,故琉璃義釋為遠山寶。現代科學家對天空何以呈現青色,當然有科學的解說。而印度當時的見解,說是由琉璃寶光反映而成。
佛與菩薩,皆是依德立名。但佛德崇高,難以用適當言語來表示,所以只能從佛(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德的某些特性,或用譬喻來勉強詮示。如須彌山王佛,是以巍峨高大的山王,比擬佛德的偉大崇高;如檀香佛,因佛的德香遠聞,故以檀香立名;又如雷音王佛,形容佛的法音遠震,如空中的雷音一樣,震撼世界。佛的名號,以德或從譬喻安立。這裏的琉璃光,也是從比類來讚佛的德行。
琉璃光的含義,現在略說兩點:
1.依眾生的心境說。本經以東方佛土為琉璃世界,佛名琉璃光如來;輔佛宣揚正法的,是日光遍照和月光遍照二菩薩。前面說過,琉璃寶即遠山寶,琉璃光係由遠山寶映現於空際的光彩;而今此二菩薩,以名喻德,當然如日月行空,普照一切。眾生——人類在生死輪回中,都有一種向上、向光明的趣向和要求;佛陀隨應眾生的心境,也就以明淨的青天與日月,表徵如來的德行。向上、向光明的趣求,是人類普遍而本能的共同希望;佛教,固然是傾向真理與光明,即其他宗教中,也有許多同樣是向上、向光明的。多神教中,崇拜太陽、月亮;基督教的上帝,雖說無形無像,而見上帝的也是赫赫的光明;印度教崇拜天(天梵語提婆),也就是崇拜光明。所以人類對於日月光輝或明淨空界的景仰,只是渴求光明與明淨的內心表現。人類的本性便是向光明的,不過有的外道信神(如太陽、月亮)信鬼,而不能自覺景仰光明的真實意義——皈向於佛陀,引發而實現佛性的明淨。所以藥師法門,即以青天與日月的光明,表徵佛德,顯示人類最高的理想界。
世間的光明,無過於日光和月光。此二種光明,同是清淨的,象徵希望與幸福的,然多少也有些不同。大致說來,日光是溫暖的,富有熱力的。一切的一切,在日光朗照下,都能明顯地發露出來。這正如智慧的光明,能給予世間熱力,能透過蒙昧,灼照一切,通達世出世法的真相。月光呢,它是清涼的、安寧的、幽靜的;它在黑暗中放出皎潔的清輝,引導人們走上正路,避諸險難,具有大慈悲普濟的意義。太陽光給人以熱力、光明、幸福和希望;月亮給人以清涼、安寧、幽靜的境界。光和熱能激發我們奮發向上;而清涼與寧靜,足以陶冶我們的性靈,獲得自在與安寧——這都為人生所必需的。
現實世界,人人都有傾向光明的意欲,人生要有光明的人生,社會要有光明的社會。中國古有「光天化日」四字,形容光明的社會。唐朝武則天皇帝,有以佛教思想導入政治的抱負。她想使政治走上正軌,人民得以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所以她特別造了曌一字,作為自己的號,讀為照,便是日月當空照的意思。由此可見,她是怎樣憧憬光明幸福的遠景了。然而,真正能引導我們達到終極目標,達到究竟的光明人生境地,唯有佛法。故唯有大家向佛法的大道上走,才能完成究竟圓滿的人生,才能使我們達於永久光明、無限光明的境界。
2.約佛陀的證境說:佛的自證境界,本不可以心思口議,平等平等,無有差別,離一切相的。若從離無明暗翳而顯證說,稱佛的自證境界為最清淨法界,猶如淨虛空,或稱畢竟空,或稱空性,都從現證的真性說。琉璃光,即佛的自覺境界。如如智契如如理,在平等一法界中,顯發無邊光明清淨功德,朗耀皎潔,平等無差別,不是混混沌沌,漆黑一團,故喻佛的自證境為琉璃光。佛果的圓滿境界,實在不可思議,不可言說,所以經中每以菩薩的因德,表達如來的果德。如毗盧遮那佛(也是光明遍照意),以文殊、普賢二大士,表彰佛陀的大智大行。或以四大菩薩,表彰佛的悲(觀音)、智(文殊)、行(普賢)、願(地藏)。本經以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二菩薩,表彰藥師佛的大智慧(日)與大慈悲(月),如日月光輝遍照世間,普濟一切。如來所有的無量無邊功德,在這二大菩薩的德行中,充分地表現出來。因此,藥師佛又名琉璃光,他的國土是淨琉璃世界,菩薩為日月光遍照,是具此一番深義的。東方淨琉璃世界,表佛現證的清淨法界;琉璃光,表無上菩提契證法界的德行;琉璃光(青天)是本體,日月運行於青天,放播光明,可說為琉璃光而起的妙用。中國人一向重視太陽,所以重視溫暖、熱力、光明、希望,而說「光天化日」等。然而印度處於熱帶,特別對月亮發生興趣,「印度」即月亮之義;印度的文化思想(佛教也在內)皆特重寧靜、清涼的特質。近年來世界局勢動蕩莫測,文化思潮愈益蕪雜紛亂,寧靜清涼的人生性德,也就越來越沒落了。本來,動與靜,熱烈與安靜,強光與微明,溫暖與清涼,應互相協調而求平衡。這對於人性的發展、世局的安定,都是十分切需的。我們學佛,從凡夫到達聖者——佛的境界,必發揮這兩方面的德行;對治人世的囂狂淩亂,應重視清涼與寧靜。藥師琉璃光如來,對此有圓滿的表現,所以能為人世一切苦難病患的救治者。
如來,梵音「怛他揭多也」。藥師琉璃光是一佛的專名,如來是諸佛的通名。凡證獲無上佛果的,皆可通稱如來。如來有三義:即如來、如解、如說。(一)如來。如是一模一樣,沒有差別的意思。菩薩到了功行圓滿,以最高的智慧,體證了究竟的真理,此真理就是如。佛是契此平等不二真如而來,如召如來。(二)如解。佛有無上的智慧,對世出世間的一切法相,無不正確通達,毫無顛倒錯亂,如法的實相而解了,是名如解。(三)如說。佛陀不僅是解悟正確,就是說法也如實而說。應該如何說就如何說,有如實說有,無如實說無,說得恰到好處。故經裏稱佛為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綺語者。如來、如解、如說,是佛陀所有的功德。譯者因不能遍譯三義,所以都譯為如來。《金剛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諸法如義,名為如來。」
本願功德:願是願欲。本願即菩薩因地所發的弘願。修學佛法,以發願為先,可說為成佛的根本。菩薩在因地所發誓願,有通有別,如願成佛道,願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等四弘誓願,名為通願,每一菩薩都如此發誓願。如阿彌陀佛在因地發四十八願,藥師佛因地的十二大願,乃至其餘諸佛所發八願四願等,皆為別願。大家別誤會,以為發願多,功德就大,發願少,功德就小。要知道,諸佛願力,是平等的。本願即根本願。所謂發願,即普通所謂立志,志既立定,抱有志者事竟成之決心,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以達到目的為止。若無願,便什麼也做不成。不獨修學大乘法門,即學小乘法,無願也同樣不能成就。所以修學菩薩,首先必須立定志願,雖經艱難困苦,而必具不屈不撓的犧牲精神,實現其所志願之目的。諸佛因地發願,所以與普通立志不同,在於諸佛菩薩因地中發上求佛智、下化迷情之願,皆從清淨心中出發。雖有本願,必藉功行圓滿方便本願得以修證。如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等四弘願,則須修六度、四攝等,功行圓滿,掃蕩無明障翳,才能顯於本性功德。故藥師琉璃光如來之依正莊嚴果德,是由因地本願策發功行圓滿而成。
功德,不但是在寺院裏做些佛事。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禮佛、坐禪等,都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行而得成績,做一分得一分,名為功德。依本願去實踐,所成就的功德,稱為本願功德。
經,梵語「修多羅」或「素怛纜」,直譯其意為線。釋尊在世,隨機說法,滅度後由弟子集成一段一章,一部部的經典。各類的法門,有組織地貫串起來,像一朵朵的花,用線貫穿而成花蔓,便不會散失。經也是這樣,佛在世時隨時隨地說法,若不加以編集,就難得保存於久遠了。佛說的法,是究竟的真理與德行,可給我們永久學習,永久依循。所以經又含有恒常法則的意義。佛說的名為經,佛弟子的述說,不名經而名論(除禪宗六祖慧能所說為《六祖壇經》外)。這是表示尊重佛說。如中國古聖先賢有價值的言教,如書、詩、易等也叫做經。經又有徑的意思,就是修行成佛的途徑。
經有五義:(一)湧泉義(義味無窮);(二)出生義(能生妙善);(三)繩墨義(楷定邪正);(四)顯示義(能示正理);(五)結蔓義(貫穿諸法)。
以上對經題作分別的解釋,現在把它綜合起來說。經是一切佛經的總名,是能詮教法。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是本經的別名,是所詮表的理行果法。所詮法中,本願功德,約因地行願說;藥師琉璃光如來,約果德說。果德中如來是一切佛的通稱;藥師琉璃光,是本經東方佛土教主的別名。別名中,藥師喻佛的大慈悲;琉璃光顯佛的大智慧。經題有因、果、悲、智;下面經文,即對於悲智因果等,作圓滿的開示。
卷上
藥師(1)琉璃光(2)七佛(3)本願功德(4)經(5)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6)於佛光內寺譯
如是我聞(7)。一時薄伽梵(8)遊化諸國,至廣嚴城(9),樂音樹(10)下,與大比丘(11)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12)三萬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13)菩薩、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善現菩薩、大慧菩薩、明慧菩薩、山峰菩薩、辯峰菩薩、持妙高峰菩薩、不空超越菩薩、微妙音菩薩、常思惟菩薩、執金剛菩薩。如是等諸大菩薩而為上首。及諸國王大臣、婆羅門(14)、居士(15)、天龍八部(16)、人、非人(17)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示教利喜,皆令具足,微妙行願,趣大菩提。
【註解】
(1)藥師:係由梵語義譯,亦可稱為大醫王佛。佛用戒、定、慧法藥,醫九界眾生報病、業病、煩惱病,故名藥師。在法華名藥王,在涅槃名新醫,在本經名藥師,其義一也。
(2)琉璃光:也是東方佛的名字,是梵語「薜琉璃」的略釋,其義為天青寶石中所含的淨光,以琉璃光的明淨來比喻佛德,所以東方藥師佛又以琉璃光為名,稱為東方藥師琉璃光佛。
(3)七佛:即七尊藥師: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
(4)本願功德:本願是學佛者所發的弘願。功是功力,如行布施、持戒、忍辱、禮佛、坐禪等,都需要有一番功力。德即是得,修功有所得,名為功德。
(5)經:釋尊在世,隨機說法,現今所流傳,集成一段一章,一部部的經典,是佛滅度後,弟子們結集而成,足令後世奉為圭臬。以上為本經題解。
(6)義淨:唐代譯經僧,河北涿縣人(或山東曆城人)。俗姓張。幼年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咸亨二年(671)由廣州,通過海路,到印度及蘇門答臘遊學十七年,歷30餘國,攜梵本經論400部,舍利300粒至洛陽,譯出經典56部,共230卷。為四大譯經家之一。
(7)如是我聞:如是者,是指這部經典;我聞者,是我(阿難尊者)親自聽來的。阿難尊者問佛:所作一切經首,要加何等文句?佛答:要用「如是我聞」為經首。所以每一部佛經,開頭總是說「如是我聞」,用以表示從佛得來。
(8)薄伽梵:是佛陀的尊稱,義譯為世尊。
(9)廣嚴城:是印度的毗耶離城,意譯為廣嚴城,在恒河邊,王舍城對面。
(10)樂音樹:樹名,因其樹林中一有微風吹動,枝葉便發出種種奇妙的自然聲音,如同奏樂,故名。佛遊化廣嚴城,即憩息此樹下說法。
(11)與大比丘:與者,即與會的大眾。大比丘者,是指精勤修學,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
(12)菩薩摩訶薩:菩薩是梵語菩提(覺)薩埵(有情)的簡譯。菩薩者,乃是一方面上求佛道,一方面下化眾生,以救助世人為己任之大覺悟者。此處所說的三萬六千菩薩,是指摩訶大菩薩。摩訶是大,薩即薩埵(有情)的簡稱,摩訶薩合稱為大有情。
(13)曼殊室利:即文殊師利,簡稱文殊菩薩。過去早已成佛,名龍種上尊王佛。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吉祥」,為釋迦世尊十大弟子之一,諸弟子中智慧辯才第一,典型法像是:手持寶劍,騎獅子座;和普賢菩薩(騎白象座),同為釋迦如來的左右二脅侍。中國五臺山為文殊菩薩道場,唐宋以來一直是我國最早最大的道場之一。
(14)婆羅門:譯為淨行,是印度四大階級之一,專門執行祭祀的職務,在當時極重視祭祀的印度社會裏,有著極崇高的地位。
(15)居士:印度社會的第三階級,叫作吠舍,也就是一種自由民,其中富有的、有地位的紳士,稱為居士。
(16)天龍八部:指天眾、龍眾、夜叉(又名藥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又名揭路荼,金翅鳥)、緊那羅(又名緊捺洛,歌神)、摩喉羅迦(又名莫呼落伽、大蟒神)。天龍八部都是守護佛的神將。
(17)人、非人:國王、大臣等是人,相對人而言,天龍八部、惡鬼、冥眾則係非人。
【講述】
本經全文,分三大科:即序分、正宗、流通三分。敘述佛說此經的因緣,是序分。由此而引起開示全經的中心主題,為正宗分。佛說法,不但是為了當前的聽眾,且為未來的眾生,所以還要囑咐流通,化化不絕,是流通分。
序分中,又分敘事證信與禮請起說,通常稱為通序與別序。敘事證信,是敘述佛在何時何地為何等人開示此一法門,以及當時在場共有聽眾若干,以表示結集經典的人,確曾從佛聽來,不是妄自杜撰,這才能取得後人的信仰。智度論說:「說時、方、人,為令人生信故。」
本經這第一段的大意是:弟子阿難說:這本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是我親自從佛陀那裏聽來的。在說此經的時候,佛陀周遊教化到了廣嚴城,行止到樂音樹下,與有德行的高僧及各弟子,約有八千人等共同活動。佛宣說本經時,聽眾裏有三萬六千大菩薩,其中曼殊室利菩薩、觀自在菩薩、慈氏菩薩、善現菩薩、大慧菩薩、明慧菩薩、山峰菩薩、辯峰菩薩、持妙高峰菩薩、不空超越菩薩、微妙音菩薩、常思惟菩薩、執金剛菩薩等大菩薩坐於上首。國王、大臣、祭師、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這些無量無數的大眾,都恭敬圍繞著佛陀,諦聽佛陀為他們宣說微妙法門。
爾時(1)曼殊室利法王子(2)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3)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4):世尊(5),今有無量人天大眾,為聽法故皆已雲集。唯佛世尊從初發意,乃至於今,所有無量塵沙數劫,諸佛剎土無不知見。願為我等及未來世像法(6)眾生,慈悲演說諸佛名號(7)、本願功德(8)、國土莊嚴(9)、善巧方便(10)差別之相,令諸聞者(11)業障(12)消除,乃至菩提,得不退。」爾時世尊讚曼殊室利菩薩言:「善哉(13)!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愍念無量業障有情(14),種種疾病憂悲苦惱得安樂故,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國土莊嚴。此由如來威神之力令發斯問。汝今諦聽(15),極善思惟(16),當為汝說。」曼殊室利言:「惟願為說,我等樂聞(17)。」
【註解】
(1)爾時:那時候,即大眾圍繞佛陀而聽法的時候。
(2)法王子:曼殊室利稱為法王子,是因為將來要繼承佛位。法王指佛陀,為佛之德號。
(3)承佛威神:佛的威德崇高偉大,不可思議,若無佛的威神慈悲加被,弟子是不敢冒然發問的;曼殊室利有智慧,了解法會大眾的內心要求,更深知末法眾生對此法門的必要;由於慈悲心的驅使,促使他來啟問這一救苦法門。
(4)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是按印度當時集會請法時的規則,向佛稟白時所行的禮節。白:稟告的意思。
(5)世尊:佛的尊稱,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6)像法:佛法共分三個時期:釋迦佛在世時稱為正法時期,此時期眾生修學佛法大都能獲得果證,其教法流行一千年。像法時期,佛法已經變質,到處是一些相似的佛法,故名像法,此時期證果的人已經很少,其教法流行也是一千年。末法時期,末者微也,此時期佛法轉為微末,眾生善根愈來愈淺,修行者愈來愈少,證果者更少,其教法流行一萬年。
(7)諸佛名號:即藥師佛等名號。
(8)本願功德:即本因地中初發心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弘願;功德即佛成就的功德,非常崇高偉大。
(9)莊嚴:莊美威嚴。
(10)善巧方便:善巧,即各種巧妙的度人方法;方便,即在施行的方法上的種種方式,隨宜而設,為方便權宜之妙用。
(11)聞者:聽到佛法的人。
(12)業障:人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作業;如好的思想行為叫作善業,壞的思想行為叫作惡業。障即障礙,由前生所做的種種罪業而衍生今生的種種障礙。
(13)善哉:好極了。世尊對曼殊室利的讚許。
(14)有情:又名眾生,即一切有生命的動物。
(15)諦聽:注意地聽。
(16)極善思惟:要善巧地思考,將已聽過的,用智慧加以辨別、審察。
(17)樂聞:極樂意聽聞。聽到佛陀說法,內心非常欣喜。
【講述】
這一段從緣起分的禮請起說。這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受了佛的威神之力,從自己座位中站起來,露出右肩,右膝跪地,兩手合掌,很恭敬地向佛行禮,然後讚歎說:「世尊,現在有無數無量人天大眾為聽聞佛法緣故都已結集,唯佛從因地初發心至今經過無數無量塵沙數劫時間,眾佛國土您沒有不知曉的,請為我們現在及末法時期眾生發大慈悲心,演講開示諸佛的名號,及諸佛因地的本大行願、無邊殊勝功德,國土莊嚴,善巧方便,能夠使聽聞佛法的人,因此得以業障消除,直至證得無上菩提,永不退轉。」
曼殊室利代眾請法,世尊便讚歎他說:「好極了!好極了!你以偉大悲憫心救拔那些受業障纏累的有情眾生,使他們解除種種疾病、憂悲、痛苦、煩惱,得利益安樂,以此緣故,勸請我廣說諸佛名號及本願功德,國土莊嚴。你是受了佛的威神之力加被、鼓勵,才啟請發問。你現在注意聽,並認真思考。我當為你們宣說。」曼殊室利聽了,很歡喜地回答:「是的,世尊,願您述說,我們很高興地聽您宣說這些道理。」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四殑伽河沙(1)佛土(2),有世界名曰光勝,佛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應(3)、正等覺(4)、明行圓滿(5)、善逝(6)、世間解(7)、無上丈夫(8)、調御士(9)、天人師(10)、佛(11)、世尊,有無量億眾不退菩薩之所圍繞,安住七寶(12)勝妙莊嚴師子之座,現在說法。曼殊室利,彼佛國土清淨嚴飾,縱廣正等百千逾繕那(13)、以贍部金(14)而為其地,平正柔軟,氣如天香,無諸惡趣(15)及女人名,亦無瓦礫、沙石、棘刺,寶樹行列,花果滋繁,多有浴池,皆以金銀真珠雜寶而為砌飾。曼殊室利,彼國菩薩皆於七寶蓮華化生。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16),皆當願生彼佛國土。」
【註解】
(1)殑伽河沙:即恒河沙的異譯。河中的沙又細又多;佛多在恒河流域一帶說法,所以每說到極多時,總是舉恒河沙為喻。
(2)佛土:指一佛所住的國土,或一佛所教化的領土。
(3)應:梵語「阿羅訶」的義譯。因佛功德最為圓滿,應受人天供養,為人天作大福田;又應已斷淨煩惱,應不再受生死。
(4)正等覺:即梵語的三藐三菩提。乃真正普遍平等的覺悟的意思,亦即佛的覺悟。
(5)明行圓滿:舊譯明行足;圓滿,就是足的意思。明是智慧,行如布施、持戒等萬行。佛的福德智慧,自利利他功行,一切圓滿具足,無欠無缺,故名明行圓滿。
(6)善逝:逝,即去的意思,也就是入涅槃。小乘聖者,丟下無邊苦惱眾生,自己一人入涅槃,是逝而不善;大覺佛陀不離生死而證菩提,不捨眾生而入涅槃,故名善逝。
(7)世間解:解是解了:對世間事理,眾生苦本、苦因、以及滅苦的方法,離苦的究竟處,都明達、解了。
(8)無上丈夫:又稱無上士。無上,至高無上者。佛之智德,於天上人間最勝,為人天的導師,故稱無上丈夫。
(9)調御:調御如馬師,能把暴戾的馬,訓練成馴服的馬。佛教化眾生,無論眾生的根性如何惡劣、乖戾,如何剛強難服,也能善巧調御,使他慢慢轉向佛法,修學佛法而得成就。
(10)天人師:佛出世間,不但教化人類,也同樣教化天人,有無量諸天參預法會聽法,故佛為天人的教師。
(11)佛:即是覺者,能究竟覺悟生命的秘奧,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聖人。
(12)七寶:指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等七種寶物。
(13)逾繕那:印度計里程的單位,又稱由旬。一由旬約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不等。
(14)贍部金:指須彌山四大洲之南贍部洲出產之黃金。贍部洲又稱南閻浮提、南贍部洲。
(15)惡趣:眾生種惡因得惡果所趣向之處,與惡道同義,即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
(16)善男子、善女人:指聞佛法而信受的男女,這裏指在家、出家的修行者和六道中有緣眾生。無疑叫信,聞薰佛法叫「善」。
【講述】
以上從如來至世尊,是佛的十大通號。這十名,全是依佛的功德而安立的。因佛的功德太大,一名不足以表詮;當時,印度的一般習慣,凡歌頌或讚美,多用十個名詞,佛法循世俗習慣,也採用十種名稱讚佛。這十種名稱便是:1、如來,2、應,3、正等覺,4、明行圓滿,5、善逝,6、世間解,7、無上丈夫,8、調御士,9、天人師,10、佛。
經文的這一段,總標了東方淨土的名稱,及佛陀的聖號。
曼殊室利,彼佛如來應正等覺,從初發心行菩薩道(1)時,發八大願。云何為八?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無上菩提(2)時,若有眾生,為諸側逼切其身,熱病諸瘧蠱道魘魅(3)起屍鬼(4)等之所惱害,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側悉皆消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註解】
(1)菩薩道:菩薩修行圓滿,自他二利,自未得度,先度人者,名菩薩道。
(2)無上菩提:即無上正等覺。佛的圓滿覺,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
(3)蠱道魘魅:魘魅:用邪道致人死亡;蠱道:即把蟲放在器皿裏,讓它們自相啖食,取那最後存留的做成蠱,這種毒藥奇毒無比,可以使人失去知覺。
(4)起屍鬼:對死屍念咒,使屍首活動起來。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盲、聾、喑啞(1)、白癩(2)、癲狂(3)眾病所困,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諸根具足,眾病消滅,乃至菩提。
【註解】
(1)喑啞:喉音嘶沙,語言不亮。
(2)白癩:大麻瘋病。
(3)癲狂:神經反常。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為貪瞋癡之所纏逼,造無間罪(1)及諸惡行,誹謗正法不修眾善,當墮地獄受諸苦痛。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令無間罪及諸業障悉皆消滅,無有眾生墮惡趣者,常受人天殊勝安樂,乃至菩提。
【註解】
(1)無間罪惡:沒有間斷地犯罪。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少乏衣食、瓔珞(1)、臥具、財貨、珍寶、香花、伎樂(2),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乏資生皆得充足,乃至菩提。
【註解】
(1)瓔珞:用線貫穿起來的各色珠寶。
(2)伎樂:如琵琶、簫、笛、琴等樂音及歌唱之佛贊等。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或被枷鎖繫縛其身,以及鞭撻受諸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苦難都得解脫,乃至菩提。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於險難處為諸惡獸熊羆、師子、虎豹、豺狼、螈蛇、蝮蠍之所侵惱,欲斷其命發聲大叫受大苦時,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恐怖皆得解脫,諸惡獸等悉起慈心,常得安樂,乃至菩提。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鬥諍言訟(1)因生憂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鬥訟解散,慈心相向,乃至菩提。
【註解】
(1)鬥諍言訟:鬥是毆擊,屬身業;訟是爭辯曲直,吵到執法官方以求判決,屬瞋惡的口業。這些瞋惡可以升級到互相謀害,惡業更大。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入於江海,遭大惡風,吹其船舫,無有洲渚而作歸依,極生憂怖,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隨心至安隱處受諸快樂,乃至菩提。曼殊室利,是謂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八種微妙大願。又彼世尊從初發心常以定力(1)成就眾生供養諸佛,嚴淨佛土,菩薩眷屬悉皆圓滿,此之福德不可思議。一切聲聞及諸獨覺(2),縱經多劫(3)說不能盡,唯除如來補處菩薩。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若王、大臣、長者、居士,心希福德,斷諸煩惱,稱彼佛名,讀斯經典,於彼如來至心尊重,恭敬供養,所有一切罪惡業障及諸側,悉皆消滅,諸有願求無不隨意,得不退轉,乃至菩提。
【註解】
(1)定力:禪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亂想,為五力之一。定,即心住一境,而不散亂。
(2)聲聞及諸獨覺:聽佛的音聲教化而修行悟道叫聲聞;不待佛的教化,看見現象界無常變化,即能悟道而會自己發心修行,開悟證果,叫獨覺。聲聞與獨覺,都能明自性,出生死,從此岸而登彼岸。
(3)劫:梵文劫波的簡稱,指時間很長的意思。世界由成到毀,叫做一劫。劫有小、中、大三種,一小劫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
【講述】
經文正宗分。
佛告訴曼殊室利說:從我們娑婆世界向東方去,經過四倍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土,有一個佛國世界,名叫光勝。這個光勝世界佛祖的佛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世尊。有無量無數億的不退轉菩薩之所圍繞。此佛安然住於大寶勝妙莊嚴師子座上,正在講佛法。曼殊室利,那裏的佛國土清淨,莊嚴,縱橫廣闊百千逾繕那,用贍部金鋪地,平整柔軟,氣味芬馥,沒有地獄、餓鬼、畜生等惡趣,沒有塵世污穢和男女愛欲,也沒有瓦礫、沙石、荊棘,街道上生長著繁茂的花果、寶樹,都用金銀、珍珠雜寶而砌飾的浴池。佛告曼殊室利,那個佛國的菩薩,都是七寶蓮花所化生,所以清淨的善男子和善女人都應發願,生於那個佛國。
佛告曼殊室利:那個佛、如來、應、正等覺從前修菩薩道時,在因地發八大願。這八大願是:
第一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若有眾生身受各種疾病折磨,痛苦不堪時,為熱病、外道法術、魘魅起屍鬼所害時,如能誠心誠意持我佛號,由此而得佛加持的緣故,所有的側全部消滅,直到證得無上菩提。
第二大願:我來世成佛時,若有眾生被盲、聾、喑啞或白癩、癲狂等病所困擾,如能一心一意持我聖號,受佛威德力之加被,諸根都會具足,眾病消滅,直到證得無上菩提。
第三大願:我成佛時,如眾生因貪瞋癡三毒所害,造了深重、沒有間斷的罪惡,誹謗正法,不修眾善,應墮地獄受眾多苦難,若能一心稱念佛號,於是佛之加被威力,能使無間罪惡及各種業障全部消滅,沒有眾生再墮惡趣三塗,而會得到人天殊勝的安樂,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四大願:我來世成佛時,若眾生缺乏衣服、飲食、臥具、財物、各種珠寶、伎樂,如能誠心稱念佛號,由此功德力,使所缺少的生活資料都得到滿足,直至證得大菩提。
第五大願:我來世成佛時,如果有人犯了國法,身被枷鎖繫縛,或受鞭撻及種種苦難,若能誠心稱我名號,由於得加被力之緣故,所有苦難都得解脫,直至證得大菩提。
第六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如有眾生在險難處受各種兇猛惡獸、熊、羆、獅子、虎、豹、豺狼、螈蛇、蝮蠍所侵害,生命將斷,受恐嚇大叫,受大苦難,若能憶念持誦我的聖號,以此殊勝功德力,所有恐怖全部得解脫,所有惡獸都會發起慈悲心,眾生常生安樂,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七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爭鬥,發生言訟,而生憂愁煩惱,如能誠心稱念我名號。由此得加持之威力,鬥爭、言訟得以和解,產生相互慈悲之心,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如有眾生航行在江海中,遇到狂風惡浪,舟船處於危險之中,又找不到島嶼和海岸停靠,心生極大憂愁恐怖,若能專心憶念持誦我的名號,由我廣大威神力之加被,舟船都能隨眾生心願,行至安全、穩妥地方,並享受各種快樂,直至證成佛果。
佛告曼殊室利,這就是那個佛、如來、應、正等覺在行菩薩道時所發八種微妙大願。並且這個佛從因地初發心時經常以禪定力幫助成就眾生,恭敬供養各佛的莊嚴、清淨國土,菩薩的眷屬也都圓滿成就,此種福祿、功德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
證得小乘極果的聲聞和獨覺,即使經過多劫那麼長的時間來說,藥師佛的功德也說不完。唯有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補處菩薩才能如實任解。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說,如有深具淨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希望增長福德,斷除諸煩惱,持誦藥師佛的名號閱讀藥師典著,恭敬、虔誠地供養藥師如來,所有的罪惡、業障和各種疾病痛苦全都消失,眾生有情所有願求無不隨意滿足,直至證得無上菩提,永不退轉。
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五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妙寶。佛號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有無量億菩薩圍繞現在說法,皆演大乘(1)微妙深義。曼殊室利,彼佛如來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八大願。云何為八?
【註解】
(1)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
【講述】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往東方去,過五倍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土,有一個佛國世界,名叫妙寶,其佛祖號稱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有無數、無量億的菩薩圍繞著佛陀,聚精會神地聽佛宣講微妙的奧義。曼殊室利,那個佛在因地初發心修菩薩道時,發八大誓願,這八大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為營農業及商賈事,令心擾亂,廢修菩提殊勝善法,於生死中不能出離,各各備受無邊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金銀珍寶隨願充足,所有善根皆得增長,亦不捨離菩提之心,諸惡道苦咸蒙解脫,乃至菩提。
【講述】
第一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若有眾生經營農業、商業,使心思煩亂,不修菩提殊勝法門,在生死流轉中不得解脫,身受種種無盡痛苦、煩惱折磨,若能專心憶念,持誦佛號,由佛威神之力加被,衣服、飲食、生活資料、金銀財寶,隨願滿足,所有善根都得到增長,也不捨離菩提正法,各種惡道,都得解脫,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於十方界所有眾生,若為寒熱饑渴逼身受大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先世(1)罪業悉皆消滅。捨諸苦惱,受人天樂,乃至菩提。
【註解】
(1)先世:即前生、前世。佛教有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之分。先世即過去世。
【講述】
第二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在十方界所有眾生,如因寒冷、炎熱、饑餓、飲食等身受痛苦煎熬,若能誠心誠意稱誦我名,由佛大威德加持力的緣故,前生所犯的罪惡業果都消滅,脫離各種苦惱,享受人間、天堂無限快樂,直至證得大菩提。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於十方界若有女人,貪淫煩惱常覆其心,相續有娠,深可厭惡,臨當產時,受大苦惱,若我名字暫經其耳或復稱念,由是力故,眾苦皆除,捨此身已,常為男子,乃至菩提。
【講述】
第三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在十方界若有女人常被貪淫、煩惱覆蓋、纏繞其心,相繼而有身妊,深感厭惡,臨生產時,受到極大痛苦折磨,那怕暫時聽聞佛號或持誦我的聖名,由此功德威力加被,所有痛苦都消除,並捨女身而轉成男子,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或與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及諸親友,行險難處,為賊所侵,受諸苦惱,暫聞我名,或復稱念,由是力故,解脫眾難,乃至菩提。
【講述】
第四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若有眾生,或與父母、兄弟、姐妹、妻子等眷屬親友,行至危險處,被賊所侵害,受各種痛苦,煩惱,暫時聽到我的名號,並至心持誦,由此威力加被,可以解脫各種苦難,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行於暗夜,作諸事業,被惡鬼神之所惱亂,極生憂苦,暫聞我名或復稱念,由是力故,從暗遇明,諸惡鬼神起慈悲意,乃至菩提。
【講述】
第五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如有眾生有情在黑夜中作各種事業,被惡鬼神擾亂,心生極大憂愁、痛苦,聽我的名號並專心稱念,由佛威德神力加被,黑暗變得光明,甚至各種惡鬼神也發起慈悲心,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行鄙惡事,不信三寶(1),智慧鮮少,不修善法,根力覺道(2)念定總持皆不修習,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智慧漸增,三十七品(3)悉皆修學,深信三寶,乃至菩提。
【註解】
(1)三寶:即佛、法、僧。佛,有無上智慧與覺悟之人。法為佛陀所說的教法。僧為住持正法的出家人。
(2)覺道:大覺、正覺之路。
(3)三十七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講述】
第六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如有眾生作鄙劣惡事,不信佛、法、僧三寶,缺少智慧,不修習佛法,根本的戒、定、慧、真言都不修習,若能誠心誠意稱誦我名,由佛功德威神之加被的緣故,智慧逐漸增長,三十七道品都得修行學習,堅定信奉三寶,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意樂鄙劣,於二乘道(1)修行而住,棄背無上勝妙菩提,若能至心稱我名者,捨二乘見,於無上覺得不退轉,乃至菩提。
【註解】
(1)二乘道:指聲聞乘與緣覺乘。凡屬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人,總稱為聲聞乘;凡屬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人,總稱為緣覺乘。此二乘均為小乘。
【講述】
第七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眾生樂於修住於鄙劣不究竟的二乘道中,背棄無上勝妙究竟的菩提正道,如能專心稱念我名號,就能捨棄二乘之見,皈依無上正等正覺之菩提,精進不退轉,直至證成佛果。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見劫將盡,火欲起時,生大憂怖、苦惱悲泣,由彼前身惡業力故,受斯眾苦,無所歸依,若能至心稱我名者,所有憂苦悉皆消滅,受清涼樂,從此命終於我佛土,蓮華化生(1),常修善法乃至菩提。
【註解】
(1)蓮華化生:佛教以蓮花代表清淨,因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念佛往生彌陀淨土的人,皆在蓮花之中化生。
【講述】
第八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如有眾生劫難將盡,烈火將燃起時,心生憂慮、恐懼、痛苦、煩惱,而悲傷哭泣,這是由於其前身所做惡業的緣故,受眾多的痛苦,沒有歸依之處。若能專心稱誦我名,所有痛苦、憂愁都能消滅,得到清靜、涼爽的安樂,死亡之後,會生我佛國土上,由蓮華化生,經常修習大乘佛法,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為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八種微妙大願。又彼如來所居佛土廣博嚴淨,地平如掌。天妙香樹而為行列。天花遍覆、天樂常鳴。天妙鈴鐸隨處懸布。天寶莊嚴師子之座。天寶砌飾諸妙浴池。其地柔軟,無諸瓦礫,亦無女人及諸煩惱,皆是不退諸菩薩眾蓮華化生。若起念時飲食衣服及諸資具隨意現前,是故名為妙寶世界。
【講述】
佛告訴曼殊室利,這就是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應、正等覺在因地修習無上菩薩道時所發的八種微妙誓願。那個佛所居住的佛國國土廣闊博大、莊嚴、清淨,地面平整如手掌,美妙的樹木芬芳成行地排列,滿布萬紫千紅的鮮花,美妙的音樂飄灑、演奏,悅耳的鈴到處懸掛著,佛安坐在各種寶石裝飾莊嚴的獅子座上,各種珠寶砌飾的美妙的浴池,地面柔軟,沒有各種瓦礫。此佛土沒有女人,沒有貪瞋癡各種煩惱,都是不退轉眾多菩薩蓮花化生。只要思念一下,飲食、衣服及生活各種資具會隨自己的意願來到面前,所以名叫妙寶世界。
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國王、王子、大臣、輔相、中宮、彩女,晝夜六時(1),慇重至心恭敬供養彼佛世尊及稱名號,並造形像,香花、音樂、燒香、末香、塗香而為奉獻,清淨嚴潔,於七日中持八戒齋(2),於諸眾生起慈悲意,願生彼土,彼佛世尊及諸菩薩護念是人,一切罪業悉皆消滅,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於貪恚癡(3)漸得微薄,無諸病苦增益壽命,隨有希求悉皆如意,鬥諍怨家咸生歡喜,捨此身已往彼剎土,蓮華化生,當生之時念定總持,悉皆明了。曼殊室利。如是當知,彼佛名號無量功德,若得聞者所願皆成。
【註解】
(1)六時:印度古代晝三時與夜三時合稱六時。晝三時是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是初夜、中夜、後夜。
(2)八戒齋: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塗脂粉、香水,不穿華麗的衣服,不觀玩歌舞伎樂,七、不睡臥高大床褥,八、不非時食。前七為戒,後一為齋,故又名齋戒。
(3)貪恚癡:又名三毒。貪是貪欲,恚是瞋恚,癡為愚癡。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若有清淨、信奉佛法的男子、女人、國王、大臣、輔相、中宮的彩女,晝夜六時虔誠一心一意地恭敬供養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持誦聖號,並造佛像,香花、音樂、燒香、末香、塗香尊重奉獻,清淨莊嚴、整潔,在七天中持八戒齋,對諸眾生生慈悲心,希望生於妙寶佛土,那麼,佛世尊及眾菩薩會保護憶念修行人,一切罪業都能消滅,證得無上菩提,永不退轉。其貪瞋癡逐漸減少,沒有諸疾病痛苦,壽命增長,雖有稀罕之所求,也都能如願,爭鬥怨家仇人都生歡喜心,捨棄此身往生那個佛土,托蓮花化生;當投生的時候,戒、定、慧、真言都知曉。
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的聖號,有無量功德威神力,若聽聞者,所有願望都能滿足。
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六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圓滿香積,佛號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正等覺。有無量億萬菩薩圍繞,現在說法。曼殊室利,彼佛如來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云何為四?
【講述】
佛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向東方去,經過六倍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土,有一個佛國世界,名叫圓滿香積,其佛祖號稱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正等覺,有無數億萬菩薩恭敬圍繞著,現在演說開示大乘佛法。曼殊室利,這個佛如來在因地修行菩薩道時,心發四大誓願,這四大誓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作種種屠害之業,斷諸生命,由斯惡業受地獄苦,設得為人,短壽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傷,當受死苦,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無病長壽,不遭橫死,乃至菩提。
【講述】
第一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如有眾生有情從事各種屠殺、傷害生命的行業,由此惡業應受地獄苦刑,假設投胎為人,會短命,多疾病,或遭受水溺、烈火,為刀、毒藥所傷害,並受到死亡危險的痛苦,若聽聞我的佛號,專心持誦,由佛功德加被力之緣故,所有罪惡業障都能消滅,無病而長壽,不會遭受橫禍,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作諸惡業,盜他財物,當墮惡趣,設得為人生貧窮家,乏少衣食常受諸苦,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衣服飲食無所乏少,乃至菩提。
【講述】
第二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情眾生作種種惡業,盜竊別人的財產,應當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假設投生為人,
會生在貧窮的人家,缺少衣服、飲食,經常受種種苦難,若能夠誠心實意稱誦佛號,由佛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使所有惡業全都消滅,衣服、飲食不會缺少,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更相淩慢,共為仇隙(1),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猶如父母,乃至菩提。
【註解】
(1)仇隙:仇恨。
【講述】
第三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若眾生相互欺侮、傲慢,產生仇恨,若聽聞我佛號,誠心稱誦,由於佛功德力加被的緣故,眾生都生起慈悲心,相互尊重友愛如父母,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貪欲、瞋恚、愚癡所纏,若出家在家男女七眾(1),毀犯如來所制學處(2),造諸惡業,當墮地獄,受諸苦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斷諸煩惱,敬奉尸羅(3),於身語心善能防護,永不退轉,乃至菩提。
【註解】
(1)七眾: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前五眾為出家眾,後二眾為在家眾。
(2)學處:即所學之處,一般即戒律。指比丘、比丘尼所遵循之戒條。
(3)尸羅:梵語音譯,即戒、持戒。是以意志抑制種種欲望。為一種意志之努力。
【講述】
第四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若眾生被貪欲、瞋恚、愚癡所纏繞,不論出家僧尼或在家男女,七眾若毀壞如來制定的戒律,作種種罪業,應當墮於地獄中,受種種苦難的報應,如聽聞我佛號,虔誠憶念持誦,由於佛威神加被力的緣故,全部惡業都消滅,斬斷諸多煩惱,尊敬、奉持戒律,防備和保護身口意,造諸善業,永遠不會退轉,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為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四種微妙大願。曼殊室利。又彼如來所居佛土廣博嚴淨,地平如掌,皆以寶成,常有香氣,如妙旃檀(1),復以香樹而為行列,天妙珠瓔摩尼等寶處處垂下,多有浴池,天寶嚴飾,香水盈滿,眾德皆具。於其四邊懸妙繒彩,街衢八道隨處莊嚴。所有眾生無諸煩惱及憂悲苦。亦無女人。多是住地諸菩薩眾。勝妙音樂不鼓自鳴,演說大乘微妙深法。若有眾生聞此音者,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註解】
(1)妙旃檀:旃檀木,其材芳香,可供雕刻,研根為粉末,可為檀香,或制香油。有白、赤二種。白檀可療治熱病,赤檀可祛除風腫,皆能除疾安身。烏洛迦旃檀更具消除蛇毒之效。故稱有如此香氣之旃檀樹為妙旃檀。
【講述】
世尊告訴曼殊室利,這就是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正等覺修菩薩道時在因地發四大微妙誓願。曼殊室利呀,那個佛如來所居住的佛土寬闊、博大、莊嚴、清淨,由各種寶石砌成平整的地面,散發著妙旃檀芬芳的香氣,各種香樹排列成行,處處垂掛著美妙的珍珠、瓔珞、摩尼等各種寶石,各種寶石裝飾浴池中,香水充盈,具備各種高尚功德,四周懸掛美妙的長幡、彩帶,八條街道寬廣、莊嚴,所有眾生都沒有各種煩惱和憂愁、悲哀、苦悶,也沒有男女欲愛。他們是住在此佛土的各位大菩薩們,不用吹奏而自然鳴唱奇妙動人的音樂旋律,都在宣講大乘微妙、深奧的佛法。若眾生聽聞此聲音,都能證得不退轉之無上菩提。
曼殊室利,彼佛如來由昔願力,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圓滿莊嚴坐菩提座。作如是念:於未來世若有眾生,為貪瞋癡之所纏繞,眾病所逼,怨家得便,或時橫死,復由惡業墮地獄中受大劇苦,彼佛見此苦惱眾生,為除業障(1),說此神咒(2),令彼受持,於現世中,得大利益,遠離眾苦,住菩提故。即說咒曰:
【註解】
(1)業障:由前生所作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如所作所為皆不如意,就是業障的緣故。
(2)神咒:神秘的咒語,即陀羅尼。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由過去因地所發弘願,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安住於完美莊嚴的菩提座位上,作這樣的想法,於未來世,若有眾生受貪、瞋、癡三毒纏繞,眾側逼身,怨仇人家得了便利,或遭橫禍身死,或做惡業,遭受惡報懲罰,墮地獄中,受苦難的煎熬,此佛看到苦惱眾生,為拔除罪惡業障,說此威力無比神咒,讓眾生領受憶持,於現世中,就能得到很大利益,脫離眾苦,安住於菩提道。於是演說大陀羅尼咒如下:
爾時世尊,說此大力大明咒(1)時,眾中所有諸大菩薩、四大天王(2)釋梵王(3)等讚言:「善哉!善哉!大悲(4)世尊。能說如是(5)過去如來大力神咒,為欲饒益(6)無量眾生,竭煩惱(7)海,登涅槃(8)岸,除去疾病,所願皆滿。」
【註解】
(1)大明咒:指放大光明以破除眾生迷暗的陀羅尼。明是咒的別名。大明就是大咒。
(2)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3)釋梵王:帝釋天與梵天。
(4)大悲:偉大的悲心。拔眾生苦叫做悲。
(5)如是:如此的意思。
(6)饒益:給人豐富的利益。
(7)煩惱:煩是擾義,惱是亂義,能擾亂眾生身心,令人心煩意亂的見思惑,叫做煩惱。
(8)涅槃:華譯圓寂,圓是圓滿一切智德,寂是寂滅一切惑業。又譯做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又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講述】
當佛說此威力無比大明咒時,眾中所有十方三世一切大菩薩,四大天王、釋梵王等齊聲讚美:「好極了,好極了,你以偉大的悲憫心,演說過去如來如此威力無比神咒,為拔除無量眾生的種種煩惱,使眾生獲最大利益,脫離苦海,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治癒疾病,使眾生所有願望都能滿足。
佛告大眾:「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國王、王子、大臣、輔相、中宮(1)婇女(2),情希福德,於此神咒起敬信心,若讀若誦,若為他人演說其義,於諸含識(3)起大悲心,晝夜六時香華燈燭,慇重供養,(4)清淨澡浴,持八戒齋至誠念誦,所有極重無邊業障悉皆消滅,於現身中離諸煩惱,命欲終時諸佛護念,即於彼國蓮花化生。(5)」
【註解】
(1)中宮:即太監,管理王宮事務。
(2)婇女:王宮中照應帝王和後妃的女子。
(3)含識:一切眾生。
(4)供養:奉養的意思。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憫、愛護的意思。
(5)化生:四生之一,即變化而生,如諸天、地獄,及劫初的人類都是化生的。
【講述】
釋尊告訴大眾,如有清淨信仰的男子、女人、國王、王子、國家眾臣大官、太監、宮女想有稀罕的福德,對此神咒恭敬、奉持,若朗讀或背誦,為別人講解妙義,對諸眾生起悲憫心,虔誠地洗澡、淨衣,於晝夜六時中香華燈燭恭敬供養,守持八戒齋,誠心誠意地持誦此咒,所有極大無邊無盡的業障,全部消滅,在現在脫離各種煩惱,臨命終時,受眾佛保護憶念,則能在那個佛土托蓮花而化生。
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七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無憂,佛號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應、正等覺。今現在彼為眾說法。又彼如來所居佛土,廣博嚴淨,地平如掌,皆以寶成,細滑柔軟,常有香氣,無憂苦聲,離諸煩惱,亦無惡趣及女人名。處處皆有金砌浴池,香水盈滿,寶樹行列,花果滋茂,勝妙音樂,不鼓自鳴,譬如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國(1)功德莊嚴。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云何為四?
【註解】
(1)無量壽國:阿彌陀佛的國土,即西方極樂世界。講述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此去東方,過七個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有個世界,名叫「無憂」,有佛祖名「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應、正等覺。現正為眾生講演大乘佛法。那個如來所居的佛國,地面寬廣遼闊,莊嚴、清淨,地平整如掌,以寶石砌成,國土精細、光滑、柔軟,飄灑著芬芳香味,沒有憂愁、痛苦聲音,脫離眾多煩惱,也沒有惡趣三塗及女人名,處處可見金砌的浴池中充盈著香水,花樹、果樹茂盛生長,排列成行,美妙音樂,不用演奏,自己鳴唱,就像西方阿彌陀如來的極樂世界一樣,功德莊嚴。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無憂最勝吉祥王如來、佛、世尊,在修行菩薩道因地發四大弘願。這四大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常為憂苦之所纏逼,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憂悲及諸苦惱悉皆消滅,長壽安穩,乃至菩提。
【講述】
第一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眾生常常被憂愁、苦難所纏,不得解脫,如聽聞我的佛號,並誠心實意地憶念持誦,由於佛加持力的緣故,所有憂傷、悲哀和各種苦惱全部消滅,過安寧、康樂、長壽的生活,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諸惡業,生在無間黑暗之處,大地獄中受諸苦惱,由彼前身聞我名字,我於爾時身出光明,照受苦者。由是力故,彼見光時,所有業障悉皆消滅,解脫眾苦,生人天(1)中,隨意受樂乃至菩提。
【註解】
(1)人天:人趣與天趣,即人間與天道。
【講述】
第二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若眾生造作各種罪惡行為,生在無有間斷的黑暗地獄之中,受眾多痛苦、苦惱。由於前身聽聞我的佛號,這時,我身放光明,照耀受苦者,由於佛的加被威神之力,而見到光明,所有業障全部消滅,解脫各種痛苦,而生在人、天道中,隨其意願,享受歡樂,直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諸惡業,殺盜邪淫,於其現身受刀杖苦,當墮惡趣,設得人身,短壽多病,生貧賤家,衣服飲食悉皆乏少,常受寒熱饑渴等苦,身無光色,所感眷屬皆不賢良。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隨所願求,飲食衣服悉皆充足,如彼諸天,身光可愛,得善眷屬,乃至菩提。
【講述】
第三大願:我來世證得正等正覺時,若眾生造作殺人、偷盜、邪淫等眾多惡業,在他的現身受刀杖、鞭撻的痛苦,應當墮入惡趣三塗,假設投生為人身,會短命多病,生於貧苦、低賤家中,衣服、飲食全部缺少,經常受寒冷、炎熱、饑餓、口渴等眾苦折磨,身體無光澤潤滑,所遇到的眷屬都不善良賢慧,若聽聞我的佛號,專心持誦憶念,由於佛加持之威神力的緣故,隨眾生的願望,飲食、衣服都會豐足,像諸天神的身體光澤可愛,得到善良的眷屬,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常為藥叉(1)諸惡鬼神之所嬈亂,奪其精氣(2),受諸苦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諸藥叉等悉皆退散,各起慈心,解脫眾苦,乃至菩提。
【註解】
(1)藥叉,即夜叉,漢譯捷疾鬼,它能在空中飛行。是惡鬼之名。
(2)精氣:中國古代道家、養生學家的名詞,指維持人體生存和健康長壽的元精、元氣(不是一般的呼吸之氣)。
【講述】
第四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佛果時,若眾生被藥叉等各種兇惡鬼神糾纏、擾亂,奪取眾生精氣,受痛苦、煩惱折磨,如聽聞我的佛號,並專心持誦憶念,由於佛的加被威神之力,眾藥叉都倒退、散離,並生起慈悲之心,解脫眾多苦難,直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曼殊室利,是為彼佛如來、應、正等覺所發四種微妙大願。若有眾生聞彼佛名,晝夜六時稱名禮敬,至心供養,於眾生處起慈悲心,業障消滅,解脫憂苦,無病長壽,得宿命智(1),於諸佛土,蓮花化生,常為諸天之所衛護。曼殊室利,稱彼佛名能生如是無量福業,而彼佛土願力莊嚴,殊勝功德,聲聞獨覺所不能知,唯除如來應正等覺。
【註解】
(1)宿命智:六神通中的宿命通智慧,是能知過去世生命與做過什麼事情的神通智慧。
【講述】
佛告訴曼殊室利,這就是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應、正等覺所發四種微妙殊勝誓願,若眾生聽聞我佛名號,晝夜六時誠心誠意地恭敬禮拜、供養、持念佛號,使眾生生起慈悲心,業障消滅,解脫憂愁苦痛無病長壽,得到宿命通的智慧,將在無憂佛國,托蓮花化生,並得到眾多天神的保衛、愛護。佛又告訴曼殊室利,持誦那個佛的名號(無憂最勝吉祥如來)能生這些無數無量的福德,而這佛國世界偉大弘願,莊嚴殊勝的功德,聲聞、獨覺乘,是不能理解的。只有如來、應、正等覺能夠知曉理解。
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八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法幢,佛號法海雷音如來、應、正等覺,今現說法。曼殊室利,彼佛世尊所居國土清淨無穢,其地平正,頗梨(1)所成,常有光明香氣芬馥,以帝青寶而為城郭,有八街道,砌以金銀,樓閣殿堂,飛甍戶牖,欄楯莊飾,皆眾寶成,天香寶樹隨處行列。於其枝上掛以天繒,復有寶鈴處處垂下,微風吹動出妙音聲,演暢無常苦空無我,眾生聞者,捨離欲纏,習氣漸除,證甚深定。天妙香花,繽紛而下,於其四面,有八浴池。底布金沙,香水彌滿。曼殊室利。於彼佛土,無諸惡趣,亦無女人,蓮花化生,無復煩惱。彼佛如來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云何為四?
【註解】
(1)頗梨:即玻璃。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向東方去,經過八倍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土,有一個佛國世界,名叫法幢,號稱法海雷音如來、應、正等覺,現在正演說大乘佛法。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這個佛、世尊所居住的佛土清淨無煩惱,地面平整,由玻璃寶所成,處處充滿光明,香氣芬馥,用帝青寶作成城廓,由金銀砌為八條寬廣大道,樓閣、宮殿、小樓屋上飛簷及窗戶、欄楯,都由各種寶石裝飾,處處天香寶樹,排列成行,樹枝上懸掛著天繒彩帶。隨處可見垂下的寶鈴在微風吹拂下演奏美妙動聽樂章,都在讚頌佛法的無常、苦、空、無我。眾生聽聞,捨離欲望糾纏,壞習氣逐漸消除,證得甚深禪定。美妙奇異香花,紛紛落下。此佛土四面有八浴池,底佈滿金沙,香水彌滿。釋尊又告曼殊室利,那個佛土無諸惡趣三塗,也無男女欲愛,都是蓮花化生,沒有煩惱。佛如來在修行大乘菩薩道時,在因地發四大誓願。這四大誓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生邪見家,於佛法僧不生淨信,遠離無上菩提之心,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無明(1)邪慧(2),日夜消滅,於三寶所深生正信,不復退轉,乃至菩提。
【註解】
(1)無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癡的別名。
(2)邪慧:邪指左道。慧即智慧。不明因果,違反正理的一切知見,障蔽智慧,叫邪慧。
【講述】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證得大菩提時,若有眾生不幸失去正見,誤入邪門外道,不能清淨信奉佛法僧三寶,遠離究竟無上的菩提心,只要聽聞我的佛號,並誠心誠意持誦,由於佛加持力的緣故,無明邪門外道迅速消滅,深信並皈命三寶,安於佛法正見,永不退轉,直至證無上菩提。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生在邊地(1),由近惡友,造眾罪業,不修善品,三寶名字曾不經耳。命終之後,墮三惡趣,彼諸眾生暫聞我名者,由是力故,業障消除,遇善知識,不墮惡趣,乃至菩提。
【註解】
(1)邊地:邊隅之地,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邊隅,有地名懈慢界,亦名胎宮,往生於那裏的人,五百歲間不得見聞三寶。
【講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究竟證得大菩提時,若有眾生,生於邊隅之地,遠離佛法正見,親近惡友,造種種惡業,不修善業,從不聽聞三寶名字,命終之後受報,墮入惡趣,那些眾生暫時聽聞我名,由佛的加被力的緣故,所有業障都會消除,轉而親近善知識,而不墮惡趣,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資生所須,悉皆乏少,由此因緣生大憂苦。為求覓故,造眾惡業,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乏少,隨念皆得,乃至菩提。
【講述】
第三大願:將來我成佛的時候,若有眾生飲食、臥具、醫藥、生活所需都很缺乏,由此原因而心生憂愁、苦惱,為尋求飲食而造眾多惡業,若聽聞我的佛號,專心憶念,由於佛的加持力,所有缺乏的資生用品,隨願都能得到滿足,直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由先惡業,共相鬥諍,作不饒益(1),弓箭刀杖,互為傷損,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不相損害,不善之念尚自不生,況於前人欲斷其命,常行喜捨乃至菩提。
【註解】
(1)饒益:給人豐富利益。
【講述】
第四大願:將來我成佛的時候,若有眾生,因先世的罪業受報,相互仇恨爭鬥,損害利益,以弓箭、刀杖相互傷害,若聞聽我的佛號,專心持誦憶念,由佛的加持力,使相互對立雙方都生起慈悲之心,不相損害,罪惡念頭不再生起,即使以前欲害其性命的冤家,也常行喜心、捨心,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為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四種微妙大願。若有淨信男子女人,聞彼佛名,至心禮敬,慇勤供養,受持念誦,業障消滅,得不退轉菩提之心,具宿命智,所生之處,常得見佛;無病長壽;命終之後生彼國中,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隨念皆至,無所乏少。曼殊室利,彼佛世尊,具足如是無量功德,是故眾生常當憶念,勿令忘失。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這就是法海雷音如來、應、正等覺在修行菩薩道因地所發四種微妙弘願。若有信心的清淨善男子和善女人們聽聞那個佛名號,專心恭敬,慇勤供奉持誦,業障迅速消滅,正法、菩提之心永不退轉,具有宿命通智慧,所生之處常能看見佛,聽聞佛的教誨,無病而長壽。命終之後生於佛土中,衣服、飲食、生活資具隨念都來,不會缺少。佛又告曼殊室利,此佛世尊具有如此無量無邊功德,所以眾生應當常常憶念受持,不得忘記和失去。
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九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善住寶海,佛號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應、正等覺,現在說法。曼殊室利,彼佛如來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云何為四?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向東方去,經過九個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有個世界名叫善住寶海,有佛祖名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應、正等覺,現正在演說大乘法門。曼殊室利,那個佛如來在修行菩薩道時,在因地發四大弘願,這四大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眾惡業,種植耕耘,損諸生命,或復興易,欺誑他人,戰陣兵戈常為殺害,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資生之具不假(1)營求,隨心滿足,常修眾善,乃至菩提。
【註解】
(1)不假:不借用。
【講述】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造眾多惡業,種植耕耘,損害生命,或經商欺騙別人,在戰場上以兵戈殺害他人,若聽聞我的佛號,專心持念,由於佛加被之緣故,生活資具不用靠營生而求,隨心願皆得滿足,常修眾善行,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十惡業(1)、殺生等罪,由此因緣當墮地獄,若聞我名至心稱念,於十善道(2)皆得成就,不墮惡趣,乃至菩提。
【註解】
(1)十惡業:又名十不善業,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恚、愚癡。
(2)十善道:即十種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
【講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佛果時,若有眾生造十惡業、殺生等罪惡,由此惡業故應墮地獄受苦,若聽聞我佛名號,誠心持誦憶念,在十善道中修行,都能成就,不至墮入惡趣三塗,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不得自在(1),繫屬於他,或被禁繫、杻械、枷鎖、鞭杖,苦楚乃至極刑,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厄難,皆得解脫,乃至菩提。
【註解】
(1)自在:進退無礙的意思,指吾人的心完全脫離了煩惱的束縛而通達無礙。
【講述】
第三大願:我來世成佛時,若眾生於煩惱中,失去自由,被他人捆綁,或犯法被監禁,被鐐銬、枷鎖繫縛,身受鞭撻,甚至將受殺戮極刑時,若聽聞我佛名號,一心皈依持誦,由我佛的慈悲、福德和威神之加被,所有災難,困苦都能解脫,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眾惡業,不信三寶,隨虛妄見,棄背正理,愛樂邪徒,謗毀佛經,言非聖說(1),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當墮地獄,無有出期;設得為人,生八難處,遠離正道,盲無慧目。如是之人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臨命終時,正念現前,解脫眾難,常生中國,受勝妙樂,乃至菩提。
【註解】
(1)聖說:聖者所說的話,指佛所說之法。
【講述】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正等正覺時,若有眾生造種種惡業,不信奉佛法僧三寶,追隨虛假、違背正理的知見,親近邪門外道,誹謗詆毀佛經,宣傳邪說非理,恭敬奉持外道典籍,不但自己作,還教別人誤入歧途受其迷惑,應墮地獄,無有出頭之日;假設投生為人,生於八難處,遠離佛法,盲目,沒有智慧。這樣的人若聽聞我佛聖號,誠心誠意持誦信奉,由於佛加持之故,命終之時,佛法正念顯現,苦難速得解脫,常投生於佛法盛行之中國,享受殊勝美妙音樂,直至修成佛果。
曼殊室利,是為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四種微妙大願。曼殊室利,彼佛國土功德莊嚴,與上妙寶如來世界等無有異。
【講述】
佛告曼殊室利,這就是那個佛、如來、應、正等覺修行菩薩道在因地所發四種殊勝微妙誓願。曼殊室利,那個佛國土功德巍巍莊嚴,與上面妙寶世界、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世界相同,沒有差別。
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1)。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曼殊室利,彼佛世尊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云何十二?
【註解】
(1)淨琉璃:藥師如來的淨土,那個國土的佛號稱琉璃光。淨琉璃是依報世界,琉璃光是正報佛名。世界名淨琉璃,即常寂光淨土,以究竟清淨真如為體。藥師如來徹底破除無明障礙,證得最清淨法界,所以對所證成的境地——國土來說,即名為淨琉璃世界;而不離法界,圓滿具大智慧,光明遍照,能破一切愚癡暗昧。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向東方去,經過十倍恒河沙那麼多的國土,有一個佛國世界,名叫淨琉璃,有佛祖名叫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曼殊室利,那位世尊從前修菩薩道,在因地發過十二大願。這十二大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自身光明(1)照無邊界,三十二相(2)八十隨好(3)莊嚴其身,令諸有情,如我無異。
【註解】
(1)自身光明:藥師說他將來成佛時,要身放光明,照遍一切世界。佛的慈光是隨時隨地照耀著,充滿著,只是眾生因無明煩惱的障蔽,常在光中而不見光。修學佛法若能精勤進修,除去煩惱的塵垢,必能沐浴於佛的慈光中。
(2)三十二相:是為印度公認的大人相,特別為男子的勝相,如佛足底的平滿相,千輻輪相,佛身的紫金色相,垂手過膝相,頂髻相等。這些相,依印度當時的相法,為最高貴最莊嚴的福德相。輪王或如來,才完滿的具足。
(3)八十隨好:是隨身體的某部形態,所有某種美的特徵,如佛手柔軟,毛髮光澤,面容豐滿等。佛法本不著相,但為了導引眾生,令眾生喜歡生信,所以藥師如來因地中,要發願具足這種福德莊嚴相。藥師佛的本願,不但希望自己身相光明,眾好具足,同時還希望,令所有一切有情皆如自己一樣,平平等等,無有差異。
【講述】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自身能放射大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圓滿莊嚴自己的德相。使一切有情眾生,皆如自己一樣,平等沒有差異。
依照這第一大願的大意,可以從兩方面說:
1、從淨琉璃世界的生佛平等說:生於東方淨土,身相圓滿,與佛無異。但不能說一切有情皆如此,因為現實的眾生界,並不曾真的如此平等。
2、從一切眾生佛性說:一切眾生性,本都是光明遍照,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的。只因為眾生為無明所覆,不曾開顯,所以隱而不現。這要到成佛,方能如實證知。故《華嚴經》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未能證得。」在佛的心境,照見一切眾生,確是平等不二的。從這個意義說,佛證得無上正等覺時,大地眾生無不是佛,眾生與佛原為平等。但從眾生邊看,眾生苦惱,愚癡暗昧,於一切諸法實相,從來不知不見,痛苦流轉,何能與佛平等?因此,有人說我們是凡夫,不要妄自尊大;儘管生佛平等,而我們還是眾生。有人說:我們要深信自己是佛,如禪宗要人直下承當自心是佛;密宗要人起佛慢,說即身成佛。這些話,可說都有一分道理。我們是凡夫,所以要修行辦道;因為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可修行成佛。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1),內外清徹,光明廣大遍滿諸方,焰網莊嚴過於日月,鐵圍中間,幽冥(2)之處互得相見。或於此界暗夜遊行,斯等眾生見我光明,悉蒙開曉,隨作眾事。
【註解】
(1)身如琉璃:藥師如來,徹底揭去無明暗影,刷除煩惱污泥,本身佛性畢竟顯發,故說身如琉璃。
(2)焰網:即光光相輝映結成網路,而此琉璃光身,即善安住於由光線所組成的光明奪目的焰網之中。
(3)幽冥:即三惡道無真理光之處。
【講述】
此文與第一大願的意義有關而用意不同。上願重於佛的法性身,顯示生佛平等。此願重在從法性而起應化身,開曉眾生。
藥師如來,所發的第二大願是說:願我來世,究竟證得大菩提時,身相猶如琉璃寶,內外都極明亮清徹,光明廣大遍滿各方。佛身的光明熾盛,光光相照,形成一種莊嚴的焰網,勝過於世間的日月之光。
藥師如來的身光,照及幽冥的苦惱眾生,眾生得到佛光的照耀,就得到開曉,就可隨自己的意趣,做他所樂意做的種種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1),令諸有情,所受用物(2),皆得無盡。
【註解】
(1)方便:隨方因便,以利導人。
(2)受用物:人們衣、食、住、行上種種需要受用的物質。
【講述】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證得大菩提時,以無量無邊的智慧方便,生產多量的受用物質,使一切有情眾生,凡有所需求的,皆能夠受用無盡。
修學大乘菩薩行,凡有利眾生的學問技能,都要學,智慧一天天求增長,到了成佛,一切功德妙法,始能圓滿具備,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所以大乘佛法,並不反對科學物質的發達增產。現代世界科學昌明,有人埋怨它是罪惡的淵藪,其實禍患在於人類不善於運用他,這裏引出嚴重的弊害。人類若增進德性的修養,愛人愛群,善於控制,善於運用,那麼科學對於人生,將是有莫大利益的,所以菩薩對於種種有利於民生的知識和技巧,不獨不厭棄,而且還應該學,應該會:這樣才能解除眾生因物質貧乏而帶來的苦痛與罪惡。藥師如來的第三大願,特別著重這方面。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遊履菩提正路;若行聲聞、獨覺乘者,亦令安住大乘法中。
【講述】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證得大菩提時,若有不信善惡因果,作殺盜淫妄種種罪惡,不幸失去正途而誤入邪道者,都要使他們的心志能永遠安住於菩提正路中。此外,若有行聲聞、獨覺的小乘行者,都要以大乘究竟法門令他們安住,得以永不退轉。
《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即是使一切眾生,盡皆悟入佛之知見。但眾生根性千差萬殊,好樂不一,事實上不能立即教一切眾生都入佛之知見,所以世尊一面以此最高目的為原則,同時隨機教化,見行於邪道的眾生,即教以三乘法門;見聲聞、獨覺停滯在自利的化域,即教以大乘究竟法門,叫他們再向前走,直至般涅槃——寶所為止。第四大願,包括了回邪向正、回小向大。經文中所說的安住,有令他永遠不退轉的意義。如凡夫確生出離心,向二乘聖道修行,即不再退回凡夫;大乘確發自利利他的廣大菩提心,永向佛果而不再退心成為小乘或凡夫。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於我法(1)中修行梵行(2),一切皆令得不缺戒(3),善防三業,無有毀犯墮惡趣者。設有毀犯,聞我名已,專念受持,至心發露,還得清淨,乃至菩提。
【註解】
(1)法:法者梵語「達磨」,為通於一切之語,無論大小,有形無形,真實虛妄,事物道理皆悉為法。
(2)梵行:從一般意義說,指一切清淨行(梵是清淨的意思)。從特殊意義說,專指出家的不淫戒。約中義說,凡佛所制的戒行名為梵行。
(3)不缺戒:不缺即能圓滿受持;戒者,防非止惡的意思,不但惡事不可做,即使是心懷惡的念頭也不可以。不缺戒,即所有的戒律全部能夠嚴格受持。
【講述】
前四願,依藥師如來的自證功德,利樂眾生;此下,因眾生有了缺陷、苦痛,需要援助救濟。上述是與樂,此下是拔苦。藥師如來對苦難眾生的悲濟,以及消災免難,將由這第五大願起,逐一顯示出來。
這第五大願說:將來得菩提時,若有諸多的有情眾生,於我藥師佛的正法中,修行清淨的行為,我要成就他們都能圓滿受持戒律。佛法中受戒,先是未受令受,已受的令守。受了戒以後,也有不少人不能清淨嚴持。犯了戒,要知道懺悔。如有所犯而不知懺悔,即難得清淨。所以藥師如來本願,更進一步地說:設有眾生毀犯了禁戒,但由於聽聞了我佛的名字,並且一心一意的持佛聖號,對過往錯失,至誠發露懺悔,禮拜,供養,時時攝心於佛號佛德上,久而久之,罪業自然消除,內心感受佛的光明,恢復了本來的德行清淨,乃至菩提。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諸根不具(1),醜陋頑愚(2)聾盲喑啞、攣躄背僂(3)、白癩癲狂(4),種種病苦之所纏逼,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皆得端嚴,眾病除愈。
【註解】
(1)諸根不具:我們的身體為六根所組合而成。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諸根不具,即指有外表的欠缺,如眼耳損壞,或手足殘缺;有內在的,從外表看來,身體各部雖然完全無缺,但耳舌等失其功用,或智慧不足等,均屬此種。
(2)頑愚:意根的不懂事理,心性魯鈍。
(3)攣躄背僂:攣是瘸手,躄是跛足,背僂即駝背。
(4)白癩癲狂:白癩是大麻瘋,癲狂即神經反常。
【講述】
藥師如來的第六大願說:願我將來成大菩提時,如諸多有情眾生的身體有種種畸形、五官有所欠缺殘廢,外表醜陋,內心魯鈍,不懂事理,眼瞎耳聾、聲音嘶啞不能說話,兩手攣曲,兩足跛行或有駝背,患了大麻瘋或神經反常,為這些病痛所纏身,若聽了我藥師如來的名號,一心稱念,或禮拜供養,蒙藥師如來功德威力的加被,皆可得到救治,令身相醜陋的轉為端正,諸根缺損的,也都完備起來,各種病苦得以去除而獲痊愈。
藥師如來發此大願,眾生如有善根,有因緣,能依藥師法門的開導去實行,不獨身體有疾病、有殘缺的眾生,可因聞名號而得到徹底救治,即心理不健全的各種病患,也可因佛而好轉過來,以獲身心端嚴的理想人生。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窮困苦,無有歸趣(1),眾病所逼,無藥無醫,暫聞我名,眾病消散,眷屬增盛,資財無乏,身心安樂,乃至菩提。
【註解】
(1)無有歸趣:無所歸托的意思。
【講述】
第七大願:願我將來成佛的時候,若有諸多的有情眾生,處境貧窮困苦,沒有歸托,受到多種病的逼迫,又無醫無藥,這時如稱念藥師如來的名號,眾多病苦便可消除。親屬朋友逐漸增多,資生之具,全部具足,身心安樂,直到證得佛果。過去由於因緣不足福德薄弱,所以貧窮孤苦。以後,以善根福德增長,身心恢復健康,由於從事事業的努力,便能把家庭建立起來;親屬朋友,也由於人緣的轉好而逐漸增多。佛陀的慈悲雖極普遍,但對於孤苦貧病的眾生,特別關懷,特別護念和救濟。所以世尊在世時,特別提倡施醫施藥,救濟孤獨。凡身為佛子,修學佛法,須體念釋迦的精神,效法藥師的本願,隨分隨力去做。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眾苦之所逼切,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若聞我名,至心稱念,即於現身,轉成男子,具丈夫相,乃至菩提。
【講述】
藥師如來的第八大願,是說若有女人,為女身的眾多苦惱所逼迫,而極其痛切,產生了厭離心,願意捨棄女身,若能聞我藥師如來的名號,一心稱念,禮敬供養就可以轉女成男,具足大丈夫相,直到證得無上菩提。
在大乘佛法中,男女本來是平等的。不過,由於社會諸種因素,尚難完全做到男女平等。女人在生理上的苦患,如生育之苦,男子是沒有的;女人心理上的苦惱,如嫉妒心、虛榮心也比男子為重;女人的性恪,也有心胸狹窄之處。經說:「學大乘法,修菩薩行,要有大丈夫的精神方得。」因此,這裏講女身轉男,不是鄙視、歧視婦女,而是從關心婦女、為婦女解除苦惱立言,應當體會佛陀對於億萬婦女特別慈悲的苦心。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1);復有種種邪見之徒,皆當攝受,令生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乃至菩提。
【註解】
(1)罥網:捉獸的叫罥,捕魚的叫網。若迷信魔外邪說,就像魚獸被罥網罩住了一樣,不易解脫出來。
(2)正見:正確的見解,有了正見,對於事物才會有正確的認識,就能破除謬妄偏差的俗知俗見,悟入正道。
【講述】
第九大願:將來我成佛的時候,要使諸多有情眾生,都能出離惡魔的罥網。如有眾生受了種種邪見的纏縛,藥師佛也要用各種善巧方便,導引攝受,使之能安置於佛法的正見之中,漸令修習四攝六度等諸菩薩行,從而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此願是佛令眾生,從魔及外道的黑暗中,奔向光明的正法。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拘(1),幽禁牢獄,枷鎖鞭撻,乃至極刑;復有眾多苦楚之事逼切憂惱,無暫樂時,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乃至菩提。
【註解】
(1)王法所拘:國家法律稱為王法,拘是指受國家法律的制裁。
【講述】
第十大願:是藥師如來在因地中,發大慈悲之願,濟拔犯法受禁的眾生。他說:若諸有情,因犯罪或受枉而為王法所拘,被幽禁於牢獄,帶上枷鎖受到鞭打乃至於極刑,身心感到眾多的苦楚,逼切憂惱沒有一時一刻的安樂。悲心深切的藥師如來,愍念到眾生的苦痛,所以說:受這些刑罰災難的有情,若聽到我藥師如來的名號,由於我的圓滿福德力,與廣大威神力加被他們的緣故,便能得以脫難,解除一切憂苦,直到證得正等正覺。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火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若聞我名至心稱念,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隨意飽滿,後以法味(1)令住勝樂,乃至菩提。
【註解】
(1)法味:妙法的滋味,即用心咀嚼妙法,領會而心生歡喜。
【講述】
第十一大願說:將來我成佛時,若諸有情生活困難,為饑渴所逼迫苦惱,為了求食的緣故,不擇手段而造下了重大的諸惡業。對於這種為環境所迫,貧窮得實在沒得吃,沒得穿,就需要從經濟方面加以解決,藥師如來因此發大願,對於那些無衣無食的眾生,若得聞我的名字,依照佛的開示,專心稱念,信受奉持,那麼我當先以上妙的飲食飽足其身,然後進一步,以無上的佛妙法,使他們用心領會,安住於無限的勝情歡樂之中,乃至成就無上菩提,也即是得到究竟解脫樂。也就是說:飲食只能作暫時的救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如先以飲食飽其口腹,進而教以人生正行,知識技能,使之從事職業,這就相對地解決了。再進一步,令其修學佛法,在佛法豐富的寶藏中,得世間希有的無上法樂,那才是究竟的救世濟人。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身無衣服,蚊虻(1)寒熱之所逼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隨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寶莊嚴具(2)伎樂(3)、香華皆令滿足,離諸苦惱,乃至菩提。
【註解】
(1)虻:昆蟲名,形似蠅,種類很多,喜食人畜的血液。
(2)寶莊嚴具:以首飾、寶石等修飾身體的珠寶具足。
(3)伎樂:娛樂所用的器具。
【講述】
第十二大願,希望將來成佛時,若諸多的有情眾生,有的因為貧窮,沒有衣服穿,也沒有被褥帳子,為蚊虻所苦,冷天無衣禦寒,熱天也無衣遮體,這樣的晝夜逼惱,不勝困苦。若聞我藥師如來的名號,專心稱念,信受奉持,那麼,即能如其內心所好,可以得到種種上等美妙的衣服,亦能得到首飾、寶石等裝飾的物品,還有娛樂的用具,花蔓、塗香,皆能得到滿足,脫離諸多苦惱,乃至達到菩提。
曼殊室利,是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1)。
【註解】
(1)十二微妙上願:此十二願,非一般的誓願可比,純由大悲心所流露的利他大願,所以稱為微妙上願。
【講述】
以上分別說明十二大願,現在總結。
釋尊說完了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又對曼殊室利說:這是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十二微妙上願。
從十二大願的內容看,第一大願為生佛平等願;此後,便是思想的正確,行為的合理,生活的豐富;缺陷的加以彌補,病患的予以救治,苦痛的予以安樂。不但著重衣食等物質生活,又注意到教育,健康,正常的娛樂,達到人類的和樂生存。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對這些啟示得最為明白。所以佛法的流行世間確能領受實惠,確能適應現實人生的。修學佛法的人,能依菩薩的精神去躬行實踐,即是菩薩。
卷下
爾時佛告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1),我於一劫若過一劫,說不能盡,然彼佛土純一清淨,無諸欲染,亦無女人(2)及三惡趣苦惱之聲,以淨琉璃而為其地,城闕宮殿及諸廊宇,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於彼國中有二菩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3),於彼無量菩薩眾中而為上首(4),能持彼佛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註解】
(1)莊嚴:以善美飾國土,或以功德飾衣身者,稱為莊嚴。
(2)無女人:沒有男女之相,一律平等,沒有男女差別。
(3)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東方淨土,不但有藥師如來,還有二菩薩,為其宣化的得力助手,一名日光遍照菩薩,二名月光遍照菩薩。
(4)上首:佛說法時,於聽眾中推居首位者,稱為上首,或舉一人為上首,或舉多人為上首。
【講述】
這時佛告訴曼殊室利說:那東方淨土的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修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廣大悲願,及成佛時,彼佛所有國土的殊勝功德,清淨莊嚴,我就是用一劫或超過一劫的時間,也是說不詳盡的。藥師如來的淨琉璃世界,一向都是清淨的,沒有各種世欲的污染,也沒有女人苦痛及三惡趣苦惱的聲音;換言之,東方藥師樂土,一切都是大丈夫,沒有男女相,一律平等;無惡趣,一切惡趣都是罪惡所感,而往生淨土的眾生,都已消除業障,善根具足;由此,也就沒有苦痛的聲音。以下,則是敘述淨土的依報:藥師如來的國土,地面是由琉璃寶所成,通明透亮;城台、樓閣、宮殿和房屋的飛簷以及窗戶羅網都由七種寶物所飾成,一切功德莊嚴,與西方的極樂世界同樣美好。在藥師佛的國土中,有二菩薩輔弼,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在那裏的眾多菩薩中列為上首,能夠持修藥師佛的正法寶藏,由於這個緣故,曼殊室利,凡是對藥師法門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立定志願,求生彼藥師佛的淨琉璃世界,不但資生物是無限的豐富,大眾是非常的和樂,而且能受佛的教化開導,這樣的法門,在十方淨土中,也是難得希有的,應當發願往生才是。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惜,不知惠施(1)及施果報(2),愚癡少智,無有信心,多畜珍財,勤勞守護,見乞者來,心生不喜,設不獲已,行惠施時,如割身肉,深生吝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然於自身尚不能用。況當供給父母、妻子、奴婢、仆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中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雖在惡趣(3),還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彼沒,生在人中,得宿命智(4),念畏惡趣苦(5),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所有財物,無慳吝心,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餘財物。
【註解】
(1)惠施:亦即布施,以自己之所有施捨於人。布施有三類:一是財施,就是用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二是法施,就是用正法去勸人修善去惡。三是無畏施,就是不顧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
(2)施果報:布施的果報。
(3)傍生處:即畜生。
(4)宿命智:亦譯宿命念,念畏由於墮於惡趣之苦,生智而好行惠施。
(5)不樂欲樂:不再只為自己而樂於一己之欲樂中。
【講述】
如來開示中,依正行願已講完;現說藥師佛的善巧方便。藥師如來,依過去因中的本願力,及現證佛果的無邊功德,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度生主要是慈悲,而慈悲是內生的,須有高度的善巧方便,才能表現出來。這裏講的是另一大段,釋迦復次告訴曼殊室利:若有眾生不能辨識善惡,只懷著貪惜之心,不知布施和布施的果報,這實際是愚昧,缺少智慧,也沒有信仰三寶四諦之心,只知多去積
畜財物,辛苦地對這些財物勤加守護,若見貧窮的人向他乞求衣食,就從心裏厭煩而不喜歡。在不得已時行些布施,就如同割了他的身肉一般,深生吝惜。更有那些無量數的慳吝之人,只知積集資財,對於自身尚且捨不得受用,何況能去供養父母妻子和家裏的傭人以及前來乞討的人?這樣的人等到從這個世界命終之後,必定要生餓鬼中或者是墮落於畜生。對於上述因貪吝而墮入惡趣的眾生,由於往昔在人間的時候,曾經聞過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有意或無意中稱念過,在心中留下了種子。所以當他墮入惡趣之中時,忽然憶得彼佛如來的名號,生恭敬心,至誠懇到皈向如來。憑此稱念如來聖號的功德,即在這一念時,從彼三惡道中,還可以得受生人中,得到宿命智,念及畏懼惡趣之苦,徹底改變以往過失,不再為自己好樂私欲之樂,而能有利於他人,好行惠施,也讚歎別人的布施,對自己財物無慳吝心,漸次還能以自己的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於來乞者,更何況身外的財物?
復次曼殊室利,若復有人,歸依世尊,受諸學處,而破壞戒威儀及壞正見,設有持戒正見不求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1)不能瞭解,雖有多聞(2)而懷矯慢,由慢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百千俱胝(3)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墮於地獄,傍生鬼趣。若曾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彼如來本願威力,於地獄中憶佛名號,從彼命盡,還生人間,正見精進(4),意樂調善,捨俗出家,於佛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於矯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乃至菩提。
【註解】
(1)契經深義:佛所說法,稱當人情,契合法相,妙義重重,深廣如海。
(2)多聞:多聽明師說法,多求知識開示。
(3)俱胝:億數。
(4)精進:勤謂精進,乃勇猛修善法、斷惡法。
【講述】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說:像這些眾生,雖然歸依世尊受持諸種戒律,卻破壞了戒律威儀,毀壞了正見;對有持戒正見的人,又不求多聞,不多求知識開示,這樣,對於佛所說的契經的深奧義理當然不能瞭解。有的人雖然不放棄多聞,卻起了驕慢之心,覺得自己是對的,而認為別人不對。他是誹謗了正法,而成為魔鬼的夥伴了。像這樣的愚人,不但自己行於邪見,還會使無量百千億數的人墮入邪見的大險坑。這些人墮入地獄,傍生鬼道,受盡苦楚。若是聽到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由於如來的本願威力,在地獄中憶念佛的名號,就能從那些惡道中命盡而還生於人間,得到了正見,繼而精進修行,善能調服內心的意樂,進而捨俗出家,在如來的正法中,受持種種戒律,沒有毀壞冒犯,而且起正見,求多聞,瞭解契經的甚深義理,遠離驕慢之心,不再譭謗正法,不作魔鬼的同伴,這樣漸漸一步步地修行諸菩薩的六度萬行,乃至功德智慧都能獲得。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造諸惡業,自讚毀他,命終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從彼終已,來生人間,或作牛馬駝驢之屬,恒被鞭撻饑渴纏心,身常負重,困苦疲極,若得為人,生居下賤,奴婢仆使,被他驅役,恒不自在。由昔人中曾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善根力,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恒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1),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乃至菩提。
【註解】
(1)無明殼:雞在未孵出時,閉在蛋殼內,是黑暗且不自由的。眾生常為無明煩惱所困縛,有如雞在殼內,所以破除無明,稱為破無明殼。
【講述】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說:假若這些眾生,慳貪忌妒,稱讚自己、譭謗別人,命終之後就會墮入三惡道中,歷經久遠,受盡諸多的劇烈苦楚。從那裏受完了劇苦之後,命終又降生到人間,或作牛馬駝驢之類,常被鞭打,忍受饑渴纏心,身體常為人背負重擔,困苦疲勞之極;即使可以降生為人,也還是居於下賤的地位,受他人的驅役使喚,總是不得自由。然而這些眾生,若是在前世身為人的時候,曾經聽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就因為這以前的善因,現在又憶念起如來,並且一心一意地皈依藥師如來,這時,佛便以偉大的神力,使眾苦得到解脫,而且會使所有的根器變得聰利,智慧多聞,知道常常求取上勝的佛法,常常會遇到好的朋友,永遠斷除了魔外的邪見羅網,突破無明的蒙蔽,使煩惱的河流枯竭永不沈溺,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乃至菩提。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1),造諸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塚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神(2)等;書怨人名或作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詛之,厭魅蠱道,咒起死屍,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緣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悲,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於自所有,常生喜足。
【註解】
(1)身語意:即身業、口業、意業,合稱為三業。身業即身之所作所為,口業即口之所言,意業即意之所思。
(2)羅剎神:梵語,暴惡的意思,此是指吃人的鬼。
【講述】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說:好生是非,喜歡互相乖違離間,以致更相互諍訟,惱亂自己,又惱亂他人,以身、語、意造作種種惡業,展轉報復,常為不利於人的事,並且互相謀害對方,如禱告山林樹木以及塚墓間的鬼神,請他們代替報復;或殺牛羊雞等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神等惡鬼;或書寫仇人的名字,用草木作其形象,以惡毒的咒術咒詛他;或以邪術蠱道相害,對死屍念咒,使屍首活動起來,去斷送仇人的性命,傷害他的身體。像這類受人毒害的有情,若是得以聽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便可承其慈悲威力,使那惡緣都不能為害,所有一切的惡意也都消解了,彼此之間展轉慈心相處,而能相互增進種種利益,大家得到安樂,相互之間不再存有損惱意和嫌恨心,對於自己所受的果報,即使困難艱苦,也能產生歡喜滿足之心。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1):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及餘淨信男子女人,若能受持八支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2),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見無量壽佛(3)。若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去處,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4)華中自然化生(5),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中而昔善根亦不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6)統攝四洲(7),威德自在,勸化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令其修習;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貴族,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隆盛,聰明智慧,勇健盛猛,有大身力。若是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註解】
(1)四眾: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者的合稱。亦譯為苾芻、苾芻尼、近事男、近事女。前二者為出家的男、女二眾;後二者為在家親近奉事三寶的男居士和女居士。
(2)學處:可學之處。為佛弟子修學之處所,即戒律。菩薩地持經一曰:菩薩於何處學?學有七處: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實義,四者力,五者成熟眾生,六者自熟佛法,七者無上菩提。
(3)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從時間說是無量壽,從空間上說是無量光。
(4)雜色眾寶花:極樂國土的雜色寶花,如《阿彌陀經》說: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5)化生: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之一,是無所依託,唯依業力而忽起者,如癉諸天或下地獄者也。
(6)輪王:轉輪聖王的簡稱,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輪王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沒有天災人禍。
(7)四洲:為住須彌山四方鹹海之四大洲。南方南贍部洲,東方東勝身洲,西方西牛貨洲,北方北俱盧洲。
【講述】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說:若有四眾佛弟子——比丘、比丘尼、近事男、近事女,以及其他淨信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等,這些佛弟子有的能受持八支齋戒,或經一年之久,或於一、五、九三個月內,受持可學之處,以此受戒善根,有的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無量壽佛,聽聞彌陀如來及諸大菩薩開示正法,而未到根本定的眾生,若是能聞得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至心持念,臨到命終時,即有八大菩薩——其名稱文殊師利、觀世音、得大勢、無盡意、寶檀華、藥王、藥上、彌勒——這八大菩薩乘空而來,指示眾生往生淨土的道路,往生東方淨土的眾生,就在各種不同顏色相雜的寶華中,能夠自然化生。或有眾生,因為得聞藥師如來名號,以此功德而生於天上。雖生天上受天福,而本有的生天善根也無窮盡,不會再墮於地獄等惡趣中。等到天上的壽命盡了,再降生人間,或者作為輪王統攝天下,威德極大,如意自在,能夠勸化無量數的百千眾生,在十善道中進行修行學習。或者生為剎帝利、婆羅門、居士、貴族,財寶很多,倉庫充盈,形象生得端正莊嚴,眷屬也都具足昌盛,具有聰明智慧、勇敢健強威猛無比,如同大力士那樣;如果本來是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領受奉持,便能於後來不再生為女身,以大丈夫身精進修行,向於佛果。
復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瘧(1)幹消(2)黃熱(3)等病,或被魘魅蠱道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令是等消除所求願滿。時彼世尊入三摩地(4),名曰滅除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5)中出大光明(6)。光中演說大陀羅尼(7)咒曰:
【註解】
(1)瘦瘧:古代叫勞傷病,為消耗性疾病。
(2)幹消:我國醫書中叫消渴症,口渴、肚餓、多飲、多食、多尿,一天天消瘦。
(3)黃熱:即黃疸,身上溫度高,皮膚眼睛發黃。以上這三種病,是當時流行很廣的重症,故釋尊舉為例證,這均屬生理上的病患。
(4)三摩地:梵語,又作三昧、三昧地等,是「定」的意思。即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
(5)肉髻:頭頂上的肉髻,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6)光明:本體光亮謂之光,照物謂之明。稱佛之光明者,是智慧相的表徵。
(7)大陀羅尼:陀羅尼,梵語,總持的意思。其中含二義:一持,二遮;能攝持一切功德,遮障一切罪惡;也即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在佛經中,有文字陀羅尼、語言陀羅尼等多種,此處是咒陀羅尼,因其功用大,故名大陀羅尼。
【講述】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說:那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當他成佛時,由於菩薩因地所發的本願力—欲慈濟一切眾生的苦難,尤其是病苦,所以便以慧眼觀察眾生的病況,眾生所遭遇的種種病苦,有瘦瘧、幹消、黃熱等病,或被人用邪術暗中算計,使其神魂顛倒;或被蠱毒所中,而喪失生命;眾生遭受這些病患與毒害,可能減短壽命,或死於非命。藥師如來發大慈悲,要使眾生一切病痛苦難皆得消除,因此眾生向藥師佛祈求消災延壽的心願,能夠得到滿足。那時候,藥師世尊首先入定,叫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惱」定。藥師如來入定後,即於肉髻中放出大光明,在光明中演說大陀羅咒如下。
南謨(1)薄伽伐帝(2)鞞殺社窶嚕(3)薜琉璃(4)缽喇婆(5)曷囉闍也(6)怛他揭多也(7)阿囉歇帝(8)三藐三勃陀也(9)呾侄他(10)唵(11)鞞殺逝 鞞殺逝 鞞殺社(12)三沒揭帝(13)莎訶(14)
【註解】
(1)南謨:又作南無,即皈依、皈命的意思。
(2)薄伽伐帝:即薄伽梵,也就是世尊。
(3)鞞殺社窶嚕:藥師的意思。
(4)薜琉璃:即是琉璃的意思。
(5)缽喇婆:光的意思。
(6)曷囉闍也:王的意思。
(7)呾他揭多也:如來的意思。
(8)阿囉歇帝:應(供)的意思。
(9)三藐三勃陀也:正等正覺的意思。
(10)怛侄他:就是「即說咒曰」的意思。
(11)唵:應讀作嗡音,意義很多。1、皈依義,即是集中身心而向於三寶;2、警覺義:提起注意;也就是把精神集中起來,注意一個地方。
(12)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即是說,藥之!藥之!藥!
(13)三沒揭帝:即是普渡,普遍救度一切眾生之義。
(14)莎訶:也作娑婆訶,意思就是速得成就。與「急急如律令」相似。
【講述】
向來以為咒是秘密藏,持念就好,不可求解這是因為咒義重重無盡,執一解就不圓滿;其實大部分咒語還是可以作些基本解釋,只有極少幾句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此咒上半講的是皈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祈求加被;下半是說用藥治療一切眾生病苦,希望立即經過普度迅速得到成就,解除病痛。
此咒大意為:皈命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即說咒曰:嗡!藥之,藥之,藥,普遍救度,迅速成就。
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1),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曼殊室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清淨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2)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念誦,皆得如意,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慇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註解】
(1)大地震動:唐華嚴經曰:「以佛神力,其他一切六種十八相震動。」以示祥瑞。
(2)無蟲水:即是無垢水,乃後夜由井中汲出,為奉佛之水(在水中放香花以供佛)。
【講述】
當時,藥師如來在光中說了此咒之後,大地都震動起來,而且普遍的放大光明,照耀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的病苦皆得消除,過著安寧康樂的生活。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若是看見男子或是女人,染到種種病苦,就應當一心為那病人,虔誠持誦藥師如來神咒,為病人持誦此咒時,必須洗澡嗽口,常保持身口的清淨。然後用病人吃的食物,或所服的藥湯藥丸,或用無垢的清淨水,對著這些東西,持咒一百零八遍,然後給予病人服食。這樣,病人所有的病苦便可皆得消滅。若有其他要求,能至心念誦藥師神咒,也能夠得到佛的加被護佑,得以無病延年,而且命終之後,憑此咒的神力也能展轉引發功德,往生東方琉璃世界。只要往生東方淨土,絕對不退轉,乃至證得究竟大菩提果。以此之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或女人,對於那藥師琉璃光如來,能至心慇實尊重,恭敬供養的,那麼他對於此藥師咒,應當常常受持誦念,不要讓它廢棄忘記。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得聞如上七佛、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1)澡漱清淨,以諸香花、末香、燒香、塗香(2),作眾伎樂供養形像(3);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於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註解】
(1)齒木:此木中有苦汁,可除口臭。用這種木枝漱刷,等於牙膏、牙刷的合用。
(2)塗香:乃六種供具之一。塗香於身手以供養佛。《智度論》曰:「塗香有兩種,一以旃檀木等摩以除身,二者種種雜香搗以為末,以塗其身及薰衣服,並塗地壁。」
(3)形像:即木像、畫像等肖像。
【講述】
釋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若對佛法有清淨心的男子和女人,得聞以上藥師七佛、應供、正等覺等名號,聽聞之後,應恭敬持誦。早晨起來首先就得嗽口、刷牙、沐浴,使身心清淨,然後敬獻各種芳香的妙花,燃燒用的名香、塗身的香膏,以及作眾伎樂,供養藥師如來的形像。對於此《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要供養受持,或自己書寫,或教別人書寫,一心受持,使聽聞者都深知其義。對於宏揚此法門的法師,也應當廣修供養,凡是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所有賴以為生的器具,都要全部施捨給與,不要使這些物資缺乏短少。這樣便能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使所求的願望,都能圓滿實現,乃至悟證無上菩提。」此為修供養行。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於末法之時,誓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男子女人得聞七佛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令其覺悟。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華蔓、瓔珞(1)、幡蓋(2)、伎樂而為供養(3),以五色繒彩而裹帙之,灑掃淨處置高座上。是時,四大天王(4)與其眷屬,乃與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
【註解】
(1)瓔珞:用珠玉綴成的項鏈。
(2)幡蓋:幡,直幅而下的旗。蓋:是圓頂的涼傘,可遮太陽。
(3)供養:供養佛像的香花表示萬行,燒香表示智觀,塗香表示戒品,信表示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樂表示法言,其他幢幡表示禪定,還可供養清淨飯食品、燈光照明及各種資財等等。供養僧寶可用衣、食、住、藥等資身。這一段說明修、供、受持和解義等修持方法。
(4)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在佛教創始前,係印度信仰的神,住於世界中心的聖山——須彌山,為把守山腰四方之門的神,故大寺院的山門,總供奉四大天王形象。四大天王,向為佛教有名的護法。四天王為帝釋之外臣,持國天管領東方,廣目天管領西方,增長天管領南方,多聞天管領北方。
【講述】
這時曼殊室利稟告佛說:「世尊!我當發大誓願,要於像法之時,以種種善巧方便,使一切有清淨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大家都能得聞藥師琉璃光七佛如來名號,甚至在睡夢中,也得以聽聞藥師佛的名號,而有所覺悟。世尊:若有人對於此《藥師七佛本願功德經》,能領受經義,持念不忘,閱讀背誦,或者為他人演說開示,或自己書寫此經,或教別人書寫,對於法寶總生恭敬心,尊重心,要以種種花香、塗香、末香、燒香、華蔓、瓔珞、幡蓋、伎樂等供養。還要以五色彩緞,作成囊袋盛置藥師經,然後將住處灑掃清淨,敷陳設置高座,用作供壇,安放經典。那時四大天王及其眷屬,以及無數百千天眾,都到這個道埸來供養守護」。
「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及受持者,以彼七佛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威神之力,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講述】
曼殊室利又接著說:「世尊!若是此《藥師七佛經》寶流行的地方,有人能夠恭敬受持,以那藥師七佛如來的本願功德力,並且又聽聞藥師七佛名號,那麼在藥師七佛經寶流行的區域內,不會有死於非命的,同時也不會被其他邪神惡鬼奪去他的精靈之氣。假設精氣已經被奪的,也會恢復健康,如同正常時候一樣,身心安樂。」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欲供養彼七佛如來者,應先敬造七佛形像,安在清淨上妙之座,散花燒香,以諸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戒齋,食清淨食,澡浴身體,著新淨衣,心無垢濁(1),亦無恚害;於諸有情,常起利樂慈悲喜捨(2)平等之心,鼓樂弦歌稱讚功德,右繞佛像(3);念彼如來所有本願,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其所願,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一切皆遂。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其家百怪出現,此人若以上妙資具,恭敬供養彼諸佛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悉皆隱沒,不能為患;或有水火刀毒(4)懸崖險道(5)惡象(6)師子、虎狼熊羆(7)蛇蠍蜈蚣,如是等怖,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所有怨敵悉皆退散。
【註解】
(1)垢濁心:比喻心性之妄惑、煩惱。
(2)慈悲喜捨——慈:與一切眾生樂。悲:拔一切眾生苦。喜: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捨:即平等心,不分冤親、愛惡,一律平等對待。
(3)右繞佛像:是表示敬佛,印度以右為大,故繞佛皆從右而左。
(4)刀毒:即戰亂時的一切災難。毒是遭毒藥所害。
(5)懸崖險道:即絕崖峭壁,危橋險坑。這些地方容易失足墜落。
(6)惡象:象中暴戾的。人若碰上它,會被蹈死。
(7)羆:形狀像熊,能夠直立,亦稱人熊。
【講述】
世尊對曼殊室利說:「是這樣的。沒錯!如你所說的。」接著又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及善女人等,想要供養那藥師七佛如來,應該首先敬作藥師七佛的形像,然後在高處敷設清淨的供桌安置佛像,在所供的佛像前,應該供奉種種花,焚燒種種香,並以種種幢幡來莊嚴供佛處,如此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吃清淨的食物,沐浴更衣,保持芳香清潔,並隨時保持衣服的清淨。還有內心必須清淨,不生一點垢穢妄惑煩惱的心念,不發怒,也不存有害人之意。對一切眾生要心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之念頭,擊鼓作樂,喝念讚偈,由右而左,恭敬地繞著藥師佛像,還要內心憶念藥師如來所有功德。讀誦《藥師經》時,要深深地思惟,以求理解其中精華奧義,然後才能為人演說開示。隨眾生所樂意追求的,求長壽的得長壽,求富饒的得富饒,求官位的得官位,求子女的得子女,一切都能如其所願。若是有人在睡覺時忽然作惡夢,看見種種惡相,或不祥的惡鳥來聚集家中,或者在住所百種怪異的現象出現,遇怪異現象擾亂的人,若能夠以各種美妙資具,恭敬供養那藥師七佛,那麼所有惡夢、惡相等不吉祥的現象,就會全部隱藏消失,不能成為危害我們的禍患。或有水災、火災、刀災、毒害,或身處絕崖峭壁,容易失足墜落,遇到惡象獅子,猛虎凶狼、熊、人熊等兇猛的野獸,還有毒蛇、惡蠍、蜈蚣、蚊虻等可怕的毒蟲,眾生若能一心一意念藥師七佛,恭敬供養,一切恐怖、可怕的災難,都能得到解脫。若遭遇外國侵擾,或盜賊造反叛亂,若能憶念恭敬藥師七佛,這些內亂外患的災難,都能得到解脫。」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餘天(1),惟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二十四戒(2)、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於諸戒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生三惡趣中。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至心稱名,禮硈恭敬供養七佛如來,眾苦皆除,所生之子,顏貌端正,見者歡喜,利根(3)聰明,少病安樂,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註解】
(1)盡形不事餘天:盡形,即盡形壽,盡我們這一世的身形和壽命。不事餘天,即不事奉或信仰其餘的天魔外道。
(2)菩薩二十四戒:發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戒數有多種,一般為四重戒、四十三輕戒。
(3)利根:銳利的根器。
【講述】
世尊又告訴曼殊室利說:「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從皈依三寶起,到壽終為止,不事奉、信仰其餘天魔外道,只有一心一意皈依佛法僧三寶,受持禁戒,如五戒、十戒、菩薩四十三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在所受的各種戒律中,無論是任何一種戒,或有觸犯毀戒的,當然會怕墮入惡趣。其人若能悟道,及時專心稱念藥師七佛的名號,以及恭敬供養,那麼必定不會墮於三惡趣之中。或有女人臨生產的時候,受到極大的苦痛,若能至心稱名禮贊、恭敬供養藥師七佛如來,一切生產的苦痛,可以全部消除,而她所生的子女,形貌色相端正,凡看見的都心生歡喜,並且天性敏利、聰穎明慧,從小至大,少有疾病,安隱快樂,沒有夜叉、惡鬼等非人來奪其精氣,容易撫育成人。」
爾時世尊告阿難(1)言:「如我稱揚彼七如來名號功德,此是諸佛甚深境界(2),難可了知,汝勿生疑。」阿難白言:「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3)深義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皆無虛妄。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4)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終無有異。世尊,然有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境界作是思惟:云何但念七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便生誹謗。彼於長夜(5)失大利樂,墮諸惡趣。」佛告阿難:「彼諸有情若得耳聞諸佛名號,墮惡趣者,無有是處,唯除定業不可轉者。阿難,此是諸佛甚深境界,難可信解(6)。汝能信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及獨覺等皆不能知,唯除一生補處菩薩(7)。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得聞七佛如來名號,復難於是。阿難,彼諸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巧方便,無量廣大願,如是行願善巧方便,我若一劫若過一劫說不能盡。」
【註解】
(1)阿難:梵語慶喜的意思。為釋尊在家時的堂弟,博聞強記,為佛出家弟子中「多聞第一」。他前後跟隨釋尊二十年,佛所說法,都能記憶不忘,是結集經典的重要人物。
(2)甚深境界:法之極妙謂之甚深。境界指佛與眾生、凡與聖各因其不同知覺程度的分限差別。佛的智慧及其慈悲所行是甚深無量的。《法華經》云:「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
(3)契經:契合於眾生根機,又契合於真理的經文——佛經。
(4)妙高山王:即須彌山,此山高廣為眾山之王,故稱為須彌山王或妙高山王。
(5)長夜:比喻凡夫流轉生死,無明之昏也。
《勝蔓寶窟》中本曰:「長夜者,生死遠曠名長,無解自照稱夜。又生死難曉,故稱長夜也。」
(6)信解:聽佛說法,初信之,後解之。
(7)一生補處菩薩:言下一生就可成佛,補到佛位的菩薩。
【講述】
那時,世尊告訴阿難說:「以上我所稱讚宣揚那世尊藥師七佛如來所有的功德,是十方諸佛極廣極深的境界,在一般眾生是最難以瞭解的,你聽了可相信麼?」阿難向如來佛稟告說:「大德世尊,我對如來所說的佛經,深深信受,絕不產生任何疑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的動身發語,以及起心動念,一切身、口、意三業妙用,無非是清淨法界的等流,無非是智慧慈悲的表現。」他又接著說:「世尊,縱使天空的日月輪,可以令它墮落下來,地上的妙高山(須彌山)可以使它傾倒移動,而諸佛所說的話,絕對真實不虛,沒有一點變動的。世尊,有些眾生,因為信根不具足,聽說諸佛的奧秘境界,便作這樣的想法:憑什麼理由,只念藥師七佛名號,就能夠獲得那麼多的微妙功德和殊勝利益?由此疑惑不信,繼而更生出種種誹謗,這樣的人會在漫長的生死長夜中,得不到佛陀慈光的照耀,一切福德智慧無由滋長,失去了極大的利益安樂,永遠墮落三惡趣中,流轉無窮,求出無期」。佛告訴阿難說:「這些眾生,若是聽聞藥師七佛名號而起淨信,一心受持憶念,不生絲毫疑惑;如果這樣而還會墮於惡趣,這是絕無可能的。至於那一定受報的不可扭轉的業果,則當別論。」
世尊又說:「這以上所說的藥師七佛的無邊功德,是諸佛所行奧妙的境界,一般眾生難以相信、瞭解,而你現今卻能深信受持,當知此是如來慈悲威力的加被。」「所有證得小乘極果的聲聞和獨覺,以及未登初地之前的諸菩薩等,也都同樣不能真實地確信和徹底地體認。只有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補處菩薩,才能如實信解。」釋尊又進一步說明:「在生死輪回中,人身是非常難得的。能於三寶中,起信敬重,也是非常難得的。能聽聞世尊藥師七佛的名號,更是極難得的。」「那藥師七佛如來,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功德?因為,在過去菩薩因地中,修無量的菩薩行,發無量的廣大願,所以成佛以後,即有無量的善巧方便,慈濟一切眾生,並使之離苦得樂。我即使以一劫,或一劫餘那麼長的時間,來廣說藥師七佛如來的無量行願和善巧方便,也說不完;因為劫的時間雖長,而究竟是有限的,而藥師七佛的廣大弘願,及其善巧方便,卻是沒有窮盡的,怎麼說也說不完。」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1),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於後來世像法起時,若有眾生為諸病苦之所逼惱,身形羸瘦,不能飲食,喉唇乾燥,目視皆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2)啼泣圍繞,身臥本處,見彼琰魔(3)法王(4)之使,引其神識(5),將至王所。然諸有情,有俱生神(6),隨其所作,善惡之業,悉皆記錄,授與彼王。王即依法問其所作,隨彼罪福而處斷之。是時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諸佛,種種莊嚴如法供養,而彼神識或經七日或二七日乃至七七日,如從夢覺,復本精神,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報(7)不虛,乃至命難(8)亦不造惡。是故淨信男子女人,皆應受持七佛名號,隨力所能(9)恭敬供養。」
【註解】
(1)救脫:顧名思義,即救拔眾生脫離苦難的菩薩,是依德立名。
(2)知識:有學問的人,如師長等。又是朋友的異名。諸經之初有「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就是說大阿羅漢都是眾生的朋友。
(3)琰魔:即中國俗稱的閻魔王。
(4)法王:佛教稱法王有三:一、推行十善,以正法治世轉輪法王;二為鐵面無私,治理地獄罪犯的琰魔法王;三即於一切法得大自在的無上法王——佛。三者雖同稱法王,而意義有差別。
(5)神識:心識靈妙,不可思議,叫做神識。
(6)俱生神:即眾生的第八識,第八識是藏識的意思,因為它能藏諸法的種子,所以能記錄人的善惡。
(7)業報: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業因與果報。
(8)命難:生命受到威脅。
(9)隨力所能:盡自己最大努力,籌備高級珍奇之物,或盡己所有,不計等級、豐儉好差,惟在至誠虔心。
【講述】
當釋迦如來開示結束時,在法會的聽眾中,有一位菩薩摩訶薩名叫「救脫」,他露出右肩,右膝跪地,兩手合掌,很敬重地對如來佛行了一個禮,然後稟告說:「大德世尊,到佛滅千年後,像法時期,有一些眾生善根微薄,業障深重,為種種病患所困厄。一病就是數月或數年,羸瘦如柴,不能飲食,越病越重,喉朧口唇,由於熱度高,因此幹臊焦破,不能說話,眼見東西南北諸方黑暗來侵襲,種種死亡的現象出現眼前。臨死時,其父母兄弟、妻兒等親屬、朋友、師長等,圍繞著病人啼哭啜泣。病人在垂危之際,雖然自身還是臥在病榻上,但卻看見琰魔王的使者來拘引他,把病人靈魂拘引到琰魔王跟前,聽候審判。我們每個人一生下來就有一個俱生神,形影不離地跟蹤著,隨我們所作的事情,無論是罪是福,是善是惡,皆絲毫不遺漏地完全記錄下來,待我們命終之後,便原原本本將之全部授與琰魔法王。這時琰魔法王就依著記事簿冊,審問那個拘去的人,並且計算他平生所作的事,看到底是善多,還是惡多?然後隨其罪福輕重,而處決判斷他該受何種業報,病人的父母親屬師長朋友等,要誠懇為他皈依世尊藥師七佛如來,依法恭敬供養,那病人的神識經過七日,或十四日,或四十九日,得以還復甦醒過來,生命得以延長,如同從大夢中醒來,恢復原本的精神一樣。病中所夢見皆歷歷分明,能一一記憶,並確切明瞭善業與不善業所應受得的果報,由自身歷其境,確實證見到業感果報的緣故。所以從此以後,不但平時不做越軌的非法行動,乃至遇到有人威脅他的生命,逼他作惡時,也寧可犧牲生命,不願造作任何惡業。因此,凡對藥師七佛有淨信的善男子、善女人等,都應該受持稱念藥師七佛如來名號,隨自己的力量,盡自己所能去做,恭敬供養藥師七佛。」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1)。恭敬供養彼七如來,其法云何?」救脫菩薩言:「大德(2),若有病人及餘災厄欲令脫者,當為其人七日七夜持八戒齋,應以飲食及餘資具隨其所有供佛及僧,晝夜六時恭敬禮拜七佛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象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其七燈狀圓,若車輪,乃至四十九夜,光明不絕,造雜彩幡四十九首,並一長幡四十九尺,放四十九生。如是即能離災厄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大德阿難,是為供養如來法式。若有於此七佛之中隨其一佛稱名供養者,皆得如是無量功德,所求願滿,何況盡能具足供養。」
【註解】
(1)善男子:阿難稱救脫菩薩為善男子,因救脫是菩薩,但現在家相,故以善男子稱之。
(2)大德:救脫菩薩尊稱阿難為大德,因阿難雖屬小乘行者,而現出家相,為尊重出家比丘,故稱大德。
【講述】
這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說:「善男子,應該依什麼方法恭敬供養此藥師琉璃光七佛如來?」救脫菩薩答覆阿難說:「若有病人及有災難之人,要想脫離危難、病苦,親屬朋友或相識,應當代替他,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同時,應以種種清淨飲食,及其餘各種資生用具,隨力量所及,多少不拘,隨分供養佛及比丘僧。又於晝夜六時中虔誠禮拜,恭敬供養藥師琉璃光七佛如來,專心誦讀此藥師經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盞燈,造藥師七佛形象七尊,在每尊寶像前,各都供置七盞燈,七盞燈擺成圓形如車輪。燈要有人照應,從第一天直到四十九天,務使光明不絕。製造五色的彩幡四十九首,並造一長幡四十九尺,放生四十九個雜類眾生。如能依照以上各種辦法去做,病人及災難之人得以脫離危厄災難,不再為諸橫惡鬼所執持。阿難,以上做法就是供養藥師七佛的法式。即使是於藥師七佛之中隨其方便,只供養其中一個藥師佛,稱名持誦其號,都有上面所講的無量功德,所有需求都能滿足,更何況同時全部供養藥師七佛,其功德更是無量廣大,願求更能實現。」
「復次大德阿難:若剎帝利(1)、灌頂王(2)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3)、日月薄蝕難(4)、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當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放大恩赦,脫諸幽厄苦惱眾生,如前法式供養諸佛。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穩,風雨順時,穀稼成熟,國內眾生無病安樂,又無暴惡藥叉等神共相惱亂。一切惡相悉皆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皆得增益壽命色力,無病自在。大德阿難,若帝後、妃主、(5)儲君、王子、大臣輔相、宮中婇女、百官黎庶(6)為病所苦及餘厄難,亦應敬造七佛形像,讀誦此經,然燈造幡,放諸生命,至誠供養,燒香散花,即得病苦消除,解脫眾難。」
【註解】
(1)剎帝利:印度當時有四姓階層,剎帝利為四姓之一,是王族。
(2)灌頂王:印度習俗,太子將要登位時,即舉行一種隆重的灌頂禮,取東南西北四大海水盛於瓶中,澆灌太子頭頂,近於現代加冕禮,故名灌頂王。
(3)星宿變怪難:天上星宿本來出沒有一定規律,若起了特殊變化,很可能預兆著國家災難的來臨。
(4)日月薄蝕難:天文現象的變化,與人世有密切的關係,因它的變化,可能有風災、水災、旱災、地震等出現,引起種種社會問題。
(5)妃主:帝王除皇后外,還有其他妻妾,都稱為妃主。
(6)黎庶:即黎民、百姓。
【講述】
救脫菩薩再次對阿難說:「若剎帝利、灌頂王等,遇有災難,亦即國家有難時,如全國流行傳染疾病、瘟疫災難,或受了鄰國侵略和逼害而引起災難,或在自己國內,發生土匪流寇叛逆的禍亂,天上的星宿發生了特殊變化,預兆著災難來臨,日月天文的變化引起天災人禍,以及風不調、雨不順所引起的災害,還有雨季不下雨引起的旱災。一個國家若不幸遭逢上述各種災難,應該怎麼辦?身為國家元首的剎帝利、灌頂王等,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為所有人民,起大慈悲心,赦免牢獄裏的犯人,恩賜諸受難的眾生,依前面所說種種供養之法,至心恭敬,供養世尊藥師琉璃光七佛,那麼,由這兩方面的功德善根,以及藥師佛本願力加被的緣故,便可使這個國土災難解除,人民即得安穩自在,風調雨順,稻穀農作物都能成熟豐足,一切眾生身體病苦,無病無難,生活得歡喜快樂。同時,在那個國界內,也絕沒有兇暴邪惡的藥叉等神作怪,惱害眾生,一切不吉祥的現象,也都立即隱沒不現,即剎帝利、灌頂王等,也都壽命增加,氣色體力充沛,身心無病,自在快樂,全國上下都得增益。」救脫菩薩又對阿難說:「若是國王和皇后、妃子、太子和太子的兄弟,國家重臣大官,太監宮女以及所有官員和老百姓,上自後妃,下至一切民眾,若為一切病苦所纏,或遭受其餘災難,也應製造藥師七佛聖像,讀誦此藥師琉璃光七佛經典,燃燈續明,製造懸立神幡,放生種種物類,虔誠供養,燃各種名香,散各種雜色鮮花,這樣一切病苦便得以解除痊愈,所有眾難完全解脫。」
爾時具壽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仁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由是世尊為說咒藥,隨事救療,然燈造幡,修諸福業,以修福故,得延壽命。」阿難問言:「九橫云何?」救脫菩薩言:「一者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不授其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吉凶,殺諸眾生,求神解奏,呼召魍魎,請福祈恩,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迷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二者橫為王法之所誅戮。三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啖。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魘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饑渴所因,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講述】
這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說:「善男子,眾生已經盡其壽命,如何可以增益延續?」救脫菩薩回答說:「大德,你難道不曾聽聞如來說過有九種橫死嗎?以是之故,世尊為眾生念藥師咒,救度災難,治療疾病,勸眾生製造續命幡,燃燈供養三寶,修種種福德,因此之故,便可延長壽命。」阿難又問:「什麼是九橫死呢?」救脫菩薩說:「第一橫死,若有些眾生患了病,起初病雖輕微,然而沒有醫生診治,沒有湯藥,沒有看護病患的人,假設又遇庸醫,亂開藥方,給與不合病症的湯藥,實在不應該死的,而卻被誤害,致遭橫死。另外又有一種人,捨三寶,正法不信,卻相信世間一般思想不正的邪魔外道,妖孽巫師,胡亂說福道禍,這樣被他們恐嚇,極度恐懼,心思自然不能自在,於是便去抽籤卜卦,詢問禍根所在,聽憑邪道指示,宰殺牛羊豬等各種眾生,作法祭祀,稟奏神明,呼求鬼神幫忙,請求消災納福,保平安,以求長命延年,可是,終究得到相反效果。這樣愚癡無智,顛倒迷惑,信仰邪魔外道的結果,遂使他不能壽終正寢,死後還得入地獄,受無量苦,沒有出頭之日。
第二橫死,因做了危害國家人民的事情,觸犯了國法,罪至死刑。第三橫死,喜歡打獵,捉取鳥獸來嬉戲,耽於淫欲,嗜酒如命,這樣不務正業,終日遊蕩無所節制,如此精力一天天消耗減損,加之心緒邪亂,邪神惡鬼恰可乘虛而入,奪其精氣而置之死地。第四,喪身於火災之中,或死於炮火之下。第五、遭遇水災,被洪水淹沒,或失足落水而死,或乘船遇難溺斃海洋。第六,為毒蛇、獅子、虎狼等種種惡獸所吞食。第七、墮於山坑險谷、懸崖斷壁而死於非命。第八、為毒藥、魘禱、咒詛、起屍鬼等所中傷,受毒害而死。第九,或因沒有能力謀生,或遇荒年,為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橫死。這一切都是未盡天年,而遭意外喪命的,便是如來所說的九種橫死。其餘尚有無量無數的種種橫死。此處難以一一細說。」
「復次阿難,彼琰魔王簿錄,世間所有名藉,若諸有情不孝,五逆(1),毀辱三寶,壞君臣法,破於禁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然燈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爾時眾中有十二藥叉大將(2),俱在會坐,其名曰:
迷企羅(5)大將 頞你羅(6)大將
末你羅(7)大將 娑你羅(8)大將
因陀羅(9)大將 波夷羅(10)大將
薄呼羅(11)大將 真達羅(12)大將
朱社羅(13)大將 毗羯羅(14)大將
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七佛如來名號,於諸惡趣,無復怖畏。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處城邑聚落、空閒林中,若有此經流布讀誦,或復受持七佛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令脫眾難,所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爾時世尊,讚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七佛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註解】
(1)五逆:1、弒父,2、弒母,3、殺阿羅漢,即殺害出世聖者;4、出佛身血,如佛在世時,提婆達多推石害佛,令佛足傷破出血;5、破和合僧,即挑撥和合僧團,使原來和樂清淨的大眾發生摩擦,彼此煩惱,不能安心辦道。一切罪惡,以此五道最重。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故又名無間罪。
(2)十二藥叉大將:藥叉有的譯為夜叉。藥叉性情不一,有的窮兇惡極,有的善良和順,如護持佛法的,即是溫順而善良的藥叉。在佛教的護法中,它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十二藥叉,即是熱忱護法的善良夜叉。在毗沙門天王統攝下的藥叉,部屬很多,而這十二位為領導者,故名大將。
(3)宮毗羅:蛟龍的意思,頂有金龍相,它住在王舍城的一個山上。佛在世時,它以赤誠心處處護法,可說是最有功績的一位護法藥叉.
(4)跋折羅:為金剛的意思,以其手執金剛杵而名。
(5)迷企羅:為金帶的意思,以其腰束金帶故。
(6)頞你羅:為破空山的意思。
(7)末你羅:為沈香的意思。
(8)娑你羅:為螺女形的意思,以其首冠華髮,如螺故。
(9)因陀羅:為能天的意思,亦名地持。
(10)波夷羅:為鯨魚的意思,長大如鯨故。
(11)薄呼羅:為蟒龍的意思。
(12)真達羅:為一角的意思,頭有一角故。
(13)朱社羅:為嚴幟的意思,又云殺者。
(14)毗羯羅:為善藝的意思。
【講述】
救脫菩薩又說:「阿難,那琰魔法王主要掌管世間眾生犯錯誤的名籍。若是這些眾生不孝父母,犯五種極逆於理的罪惡,破壞侮辱三寶,犯上不忠於君,破壞君臣之間的禮法,毀壞佛法和供養三寶的各項淨戒等等,琰魔法王會依據他們罪業的輕重,依法審問判刑,所以我才勸誠各位有情眾生燃燈造幡,放生修福,使眾生度脫一切苦厄,再不遭受各種災難。」
這時,大眾中有十二位藥叉大將,都在藥師座位上,他們是:
宮毗羅大將 跋折羅大將 迷企羅大將
頞你羅大將 末你羅大將 娑你羅大將
因陀羅大將 波夷羅大將 薄呼羅大將
真達羅大將 朱社羅大將 毗羯羅大將
這十二位藥叉大將,每位都各統攝有七千藥叉為其眷屬,他們異口同聲地向世尊宣誓說:「世尊!我們今天能夠蒙佛威力,得聞藥師七佛名號,便不再感到有惡趣的威脅與恐怖了。我們相互一起,共同一心,歸依佛法僧三寶,直到壽命終結,並且發誓要負荷一切眾生,為他們做種種義利,令其脫離苦厄,饒益安樂。無論是在任何村莊、城市、國都、縣邑乃至於空曠的森林中,若有流布此藥師琉璃光七佛經,或更有人受持藥師琉璃光七佛名號,並恭敬供養的人們,我們十二藥叉大將各率領七千藥叉眷屬,隨時保護他們,使他們解脫一切苦難;他們的各種願望和祈求,都能得到滿足,如有疾病和苦難而求度、求解脫的,也應當至心讀誦此藥師經,同時用五色線縷,結出十二藥叉大將的名字,等到病苦災難解除,所求的願望已經滿足後,再解開縷結。」
這時,釋尊稱讚諸位藥叉大將說:「好極了!好極了!你們能知念報答世尊、藥師琉璃光七佛的慈濟恩德,是應當時常這樣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的。」
爾時會中有多天眾,智慧鮮少(1),作如是念:「云何過是殑伽河沙諸佛世界現在如來,暫聞名者,便獲無邊殊勝功德?」爾時釋迦牟尼如來,知諸天眾心之所念,即入警召一切如來甚深妙定。才入定已,一切三千大千世界(2)六種震動(3),雨天妙花及天香末。彼七如來見是相已,各從其國來至索訶世界,與釋迦如來共相問訊。時佛世尊由其先世本願力故,各各於天寶莊嚴師子座上隨處安坐。諸菩薩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國王、王子、中宮、妃主,並諸大臣,婆羅門長者(4)居士,前後圍繞而為說法。時諸天眾見彼如來皆已雲集,生大希有,疑惑便除。時諸大眾歎未曾有,同聲讚言:「善哉!善哉!釋迦如來,饒益我等,為除疑念,令彼如來皆至於此。」時諸大眾各隨其力,以妙香華及眾瓔珞諸天伎樂供養如來,右繞七匝,合掌禮敬讚言:「希有,希有(5)。諸佛如來甚深境界,不可思議(6)!由先願力善巧方便,共現如是奇異之相(7)」。爾時大眾各各發願:願諸眾生,皆得如是如來勝定。
【註解】
(1)鮮少:很少,極少。
(2)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宇宙觀的用語。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須彌山,透過大海,矗立在地輪上。地輪之下為金輪,再下為火輪,再下為風輪。風輪之外便是虛空。須彌山上下皆大,中央獨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則為色界十八天,及無色界四天。在須彌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每一重海,開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兩中洲,數百小洲而為眷屬。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禪三天,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三禪三天,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禪九天及四空天為一大千世界。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
(3)六種震動:大地震動,有三方面的六種震動,一、為動之六時,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二、為動之六方;即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三、為動之六相:即動、湧、震、擊、吼、爆。當地動時,吾人如小兒臥搖藍中,不覺搖動,惟覺舒服,故地動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種震動,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見,凡夫則毫不知情。
(4)長者:年長或身份尊貴之人;也是對有道德之人的尊稱。
(5)希有:即稀有、少有。
(6)不可思議:不可以思惟,也不可以言議的意思。
(7)現如是奇異之相:佛菩薩神通廣大,能現種種之身向人說法;或借己身做例子來勸人。
【講述】
這時,在與會的聽眾中,有很多信根不具足,智慧很少,便作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像上面說的經過恒河沙那麼多佛國的藥師琉璃光七佛世界,現在如來,只要暫時聞到藥師的聖號,就能夠獲得那麼多微妙功德和殊勝利益?」此時,釋迦牟尼如來,知道諸天眾心中的疑惑、思慮,立即入定,叫做「警召一切如來」甚深微妙禪定。世尊剛入定後,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馬上出現六種奇妙震動的壯觀,天空中如細雨般飄灑著各種芳香的鮮花,及芬香的天香末。藥師七佛如來看到此種美妙景相,各從自己的佛土一齊來到我們的索訶世界,首先與釋迦如來佛互相致意問訊。這是藥師七佛世尊由其先世在因地廣修菩薩行,無量無邊慈悲所發弘願的無量功德力加被的緣故。各佛均安住於天寶莊嚴的獅子座上,眾菩薩、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國王、王子、太監、妃子,以及眾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正前後圍繞釋尊講法。這時,諸天眾見到藥師七佛如來都已到達會埸,深感稀罕,生極大歡喜,剛才的疑惑全部消除。同時與會諸大眾讚歎說:「此種美妙壯觀是從未曾見到過的,」並齊聲讚揚:「好極了!好極了!釋尊,您為了饒益眾生,為解除我們的疑念,請彼藥師七佛如來,都到這裏來。」此時,諸大眾各隨自己能力所及,以各種雜色鮮花、種種奇妙的香及各種名貴瓔珞、寶石、種種美妙的音樂供奉如來,從右邊環繞佛七匝,雙手合掌恭敬行禮,讚美:「太稀罕了!太稀罕了!佛如來甚深奧妙境界,真是平常人不可想像的,這是由於在因地無量慈悲、無量菩薩行,發無量廣大弘願,有無量的善巧方便,慈濟一切眾生的緣故,才共同現出這樣奇異壯觀。」此時,與會大眾各各立志發願,願諸眾生都能得到如來這樣的殊勝禪定!』
爾時曼殊室利即從座起,合掌恭敬,繞佛七匝,禮雙足已,白言世尊:「善哉!善哉!如來定力不可思議。由本願力方便善巧,成就眾生。唯願為說大力神咒,能令來世薄福眾生病惱所纏、日月星辰所有厄難疫病怨惡及行險道遭諸恐怖,為作歸依,令得安隱。彼諸眾生於此神咒,若自書、教人書,受持讀誦,廣為他說,常蒙諸佛之所護念,佛自現身,令願滿足,不墮惡趣,亦無橫死。」時諸如來讚曼殊室利言:「善哉!善哉!此是我等威神之力。令汝勸請。哀愍眾生,離諸苦難,為說神咒。汝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說,曼殊室利,有大神咒,名曰:如來定力琉璃光。若有男子女人書寫讀誦,恭敬供養,於諸含識,起大悲心,所有願求皆得滿足,諸佛現身而為護念,離眾障惱,當生佛國。」時七如來以一音聲,即說咒曰:
【講述】
這時,曼殊室利從座位中站起來,雙手合掌,恭敬行禮,繞藥師七佛七匝,禮佛雙足以後,稟告世尊:「善哉!善哉!如來禪定力是十方諸佛極廣極深的境界,一般眾生是很難思議和言說的,這都是由於藥師七佛慈悲,以無量宏願,修廣大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為拔除眾生諸苦,成就眾生,惟願為眾生演說『大力神咒』,令來世福德薄少、被疾病纏繞眾生,在日月星辰發生變異,世間災難來臨,傳染病、瘟疫流行的災難,或遭怨惡,行於危險道路,心不自在,生種種恐怖時,大力神咒都能使眾生有所皈依,脫離苦厄,而身心安樂。諸眾生對此神咒,若自己恭敬書寫,或教別人書寫,慇重奉持、讀誦,廣為宣講,就會常常得到藥師七佛的加持、護念,佛會自動現種種妙身,使所求願望祈求都得到圓滿實現,不再墮入三塗惡趣中,也不會發生非命橫死等災禍。」
這時眾如來齊稱讚曼殊室利說:「善哉!善哉!此是由於佛的廣大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使你發問勸講,哀愍眾生,為使眾生脫離諸苦難來說神咒,你應當認真諦聽,深刻領會奧密,善思維之,我應當為你說。曼殊室利,此大神咒名叫「如來定力琉璃光」。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們,誠心識意書寫、誦讀,恭敬奉持供養,對諸眾生起偉大的慈悲心,所有願望祈求都能滿足,眾佛即現身以種種方便,善巧保護,憶念持咒人,令其脫離眾業障、苦惱,投生佛國。此時藥師琉璃光七佛以同一聲音,即誦咒曰:
爾時七佛說此咒時,光明普照,大地震動,種種神變(1),一時俱現。時諸大眾見此事已,各各隨力以天香花、塗香、末香,奉上彼佛。咸唱:「善哉!」右繞七匝。彼佛世尊同聲唱言:「汝等一切人天大眾,應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王、王子、妃後、大臣寮庶之類,若於此咒受持讀誦,聽聞演說,以妙香花供養經卷,著新淨衣,在清淨處持八戒齋,於諸含識常生慈愍,如是供養得無量福。若復有人有所祈願,應當造此七佛形像,可於靜處,以諸香華懸繒幡蓋,上妙飲食及諸伎樂而為供養,並復供養菩薩諸天,在佛像前端坐誦咒,於七日中持八戒齋,誦滿一千八遍。彼諸如來及諸菩薩悉皆護念。執金剛菩薩並諸釋梵四天王等,亦來護衛。此人所有五無間罪(2)一切業障,悉皆消滅,無病延年,亦無橫死及諸疾疫。他方賊盜欲來侵境,鬥諍戰陣,言訟仇隙,饑儉旱澇,如是等怖,一切皆除,共起慈心,猶如父母,有所願求,無不遂意。
【註解】
(1)神變:隨意,變化莫測,能為所欲為而無障礙。
(2)五無間罪:即五無間業,又名五逆罪。見前註。
【講述】
此時,當藥師琉璃光七佛說此神咒時,大地普遍放大光明,照耀一切,同時大地震動,種種神奇、吉祥、奧秘的變化一齊出現。這時,諸與會大眾見到這種美妙異相後,各各隨力所願,敬獻各種芬香奇花,燒各種名香、塗香、末香,恭敬供養佛。並一齊讚美:「善哉!善哉!」右繞佛七匝。佛、世尊同聲頌唱:「你們與會者與一切人天大眾,都應該知道,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們,國王、王子、妃後、大臣、庶民百姓等,對此神咒恭敬持誦、憶念,聽聞演講,以妙香花供養藥師經卷,穿新的或乾淨、整齊的衣服,在清淨處持八戒齋,對諸眾生常常起慈悲、憐憫之心,這樣的供養,就能受到藥師七佛加持,修得無量福德。若有人有所祈求願望,應當造此藥師七佛形像,可於清淨整潔之處,以種種名香、各雜色鮮花,懸掛種種幡蓋,上等美味飲食及諸音樂,慇重供養,並同時供養眾菩薩諸天。在佛聖像前端坐,虔誠持誦此經咒,於七日中持八戒齋,誠心誠意誦滿一千八遍,那藥師七佛如來及諸菩薩全部都會護持、憶念是人。執金剛菩薩及諸釋梵四天王等,也會來擁戴、保護此持咒人,所有五逆之罪及一切業障全部消滅。無病壽命延長,亦無非命橫禍死亡及種種傳染病流行、鄰國侵略、土匪流寇叛亂、戰爭言訟、仇恨、饑餓、乾旱、水災等不幸遭遇,上述各種外患內亂,災害、恐怖都得解脫,怨恨、仇人之間,亦互起慈悲心,相處如父母一般親密友愛,令所求的願望皆能圓滿實現,沒有不如意的。
爾時執金剛菩薩(1)、釋梵四天王(2)從座而起,合掌恭敬,禮釋迦牟尼佛足,白言:「世尊,我等大眾皆已得聞諸佛本願殊勝功德,及見諸佛慈悲至此,令我眾生親承供養。世尊,若於其處有此經典及七佛名陀羅尼法,流通供養乃至書寫,我等悉皆承佛威力,即往其處,擁護於彼。國王大臣,城邑聚落,男子女人勿令眾苦及諸疾病之所煩惱,常得安穩,財食豐足,我等即是報諸佛恩。世尊,我等親於佛前自立要誓:若有淨信男子女人,憶念我者,應誦此咒。即說咒曰:
【註解】
(1)執金剛菩薩:菩薩名,因執金剛杵,故又名金剛手菩薩,金剛薩埵。密宗以大日如來為初祖,此執金剛菩薩為第二祖。
(2)釋梵四天王:梵天,帝釋天、四天王,是護持世界佛法的天神。
【講述】
這時,護持佛法的天神執金剛菩薩、釋梵四天王,從座位中站起來,雙手合掌,恭敬施禮,禮釋迦牟尼兩足,尊敬稟告:「世尊!我們與會大眾都已聽聞藥師琉璃光七佛因地所發無比宏願、無量殊勝功德,也見到藥師七佛為正法慈悲哀憫眾生親臨法會,我等親自向藥師佛慇重供養。世尊,若有此藥師經寶典及藥師七佛聖號,藥師陀羅尼流通、供養,以及藥師寶典書寫處,我們都會承佛慈悲威神之加被,我們會即往其處,擁戴、維護是人,無論國王、大臣,無論在城市、村莊、眾生聚落之處,使具有清淨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們,不會有諸苦難及為眾疾病所致煩惱,使眾生脫離諸苦,常得安康、穩定,財產、物資豐盛充足,這就是我們藥師七佛的宏恩。世尊,我們親自站立在佛的面前莊嚴宣誓:『若有清淨善男子,善女人們,憶念我的名號,應該奉持、誦讀此咒。』即說咒曰:
呾侄他 惡寠莫寠 呾去羅寠 麼麼寠具麗 訶呼去醯去末囉末囉末囉 緊樹麗布麗 莎訶
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國王、王子、大臣、輔相、中宮、婇女,誦七佛名及此神咒,讀誦書寫恭敬供養,現世皆得無病長壽,離眾苦惱不墮三途,得不退轉(1)乃至菩提。彼諸佛土隨意受生,常見諸佛得宿命智,念定總持(2)無不具足(3)。若患鬼瘧等病,當書此咒,繫之肘後;病若差已,置清淨處。爾時執金剛菩薩,詣七佛所右繞三匝,各申禮敬,白言:「世尊,惟願慈悲護念於我,我今為欲饒益未來男子、女人、持是經者,我更為說陀羅尼咒。」彼時七佛硈執金剛言:「善哉!善哉!執金剛。我加護汝,可說神咒,為護未來持經之人,令無眾惱,所求滿足。」時執金剛菩薩,即說咒曰:
【註解】
(1)得不退轉:這裏指到了東方琉璃世界後,所發的誓願不退轉,修得的果位不退轉,所得的修證也不退轉(願、位、證三者均不退轉)。
(2)念定總持:正念、正定,密教稱陀羅尼。總持:梵語陀羅尼的譯義,因修此法能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故名。
(3)具足:圓滿具備。
【講述】
若有清淨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們,國王、王子、大臣、輔相、太監、婇女虔誠奉持誦讀藥師七佛聖號及此神咒,誠心誠意讀誦、書寫,恭敬供養,現世中都能無病長壽,脫離眾苦惱,不會墮入惡道三塗,永不會退轉,直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隨自己的願望,可以投生在諸佛的國土上,常常見到藥師七佛,聆聽佛之教誨,證得宿命通的智慧。正念、正定、陀羅尼無不具備、圓滿。若患鬼瘧所害等病,應當恭敬書寫此神咒,繫在前臂的肘後,待病情好轉,將咒放置清淨之處。這時執金剛菩薩到達藥師七佛處,右繞三匝,恭敬行禮,尊敬地說:「世尊!佛願慈悲憶念保護我們眾生,我今為把無比豐富的利益帶給未來世,奉持此藥師經寶的善男子、善女人們。我更為眾生說陀羅尼咒。」此時,藥師七佛稱硈執金剛說:「好極了!好極了!執金剛,我以無比功德威神之力加被於你,說此神咒,為了關懷、維護未來奉持藥師經寶典的人無諸苦惱,隨願所求,皆得圓滿實現。」這時執金剛菩薩即口說真言如下:
南麼馺多喃 三藐三佛佗喃 南麼薩婆跋折囉達囉喃 呾侄他唵 跋折麗 跋折麗 莫訶跋折麗 跋折囉波舍 陀喇你三麼三麼三曼[多*頁] 阿缽喇歇多跋折麗 苫麼苫麼 缽囉苫曼睹謎 薩婆毗阿大也矩嚕矩嚕 薩婆羯麼 阿伐喇拏你叉也 三麼也末奴三末囉簿伽畔跋折囉 波你薩婆舍謎缽哩 脯喇也 莎訶
世尊,若復有人持七佛名,憶念彼佛本願功德,並持此咒讀誦演說,我令彼人所願滿足,無所乏少。若欲見我,問善惡者,應當書寫此經,造七佛像,並執金剛菩薩像,皆於像身安佛舍利,於此像前如上所說種種供養,禮拜旋繞。於眾生處起慈悲心,受八戒齋,日別三時,澡浴清淨,三時衣別,從白月八日至十五日,每日誦咒一百八遍,心無散亂。我於夢中,即自現身,共為言說,隨所求者皆令滿足。時大會中有諸菩薩皆悉唱言:「善哉!善哉!執金剛,陀羅尼不可思議,實為善說。」時七如來作如是語:」我等護汝所說神咒,為欲饒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所求願滿。不令此咒隱沒於世。」爾時七佛告諸菩薩、釋梵四天王曰:「我今以此神咒付屬汝等,並此經卷於未來世後五百歲法欲滅時,汝等皆應護持是經。此經威力、利益甚多,能除眾罪,善願皆遂。勿於薄福眾生誹謗正法、毀賢聖者,授與斯經,令法速滅。」爾時東方七佛世尊,見此大眾,所作已辦,機緣滿足,無復疑心,各還本土,於其座上,忽然不現。
【講述】
「世尊!若有人憶念持誦藥師琉璃光七佛聖號,憶念藥師七佛因地廣修菩薩道無量本願功德,誠心誠意持此神咒,誦讀演說,使持念之人所有願望皆得實現、滿足,不會缺少。若想見到我,並問善惡、是非者,應當恭敬書寫藥師經寶,造藥師七佛聖像及執金剛菩薩形像,在像身中安置佛舍利,在此藥師佛像前,像上面所說的方法,做種種恭敬供養,虔誠禮拜,旋繞,對眾生起大慈悲心,受八戒齋,日別三時,洗澡淨身,三時著整齊清淨衣服,從每月八日至十五日,每日誦咒一百零八遍,心裏清淨、安祥,心無散亂。眾生在夢中就會見到我現身為其講法、開示,隨其願望,所求都能得到滿足。」
這時大會中有藥師琉璃光七佛都同聲稱讚說:「好!好極了!執金剛菩薩,陀羅尼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的深奧精義,實在是本善書!」此時藥師七佛做這樣的想法:「我們維護你所說神咒,為使一切眾生都安祥、快樂,所有祈求,皆能滿足,不使此神咒從此索訶世界隱蔽或埋沒。」
此時,藥師七佛對眾菩薩、釋梵四天王說:「今天我把此神咒咐托給你等,此藥師經寶典,於未來世後五百年末法時代,你應當護持此經。此經威力功德,對眾生利益無量無盡,能夠除去眾生諸罪業,使眾生善良美好願望都能實現。千萬不要對智慧福德稀少、誹謗歪曲正法寶藏、詆毀、侮辱修習大乘佛法的大德的眾生傳授此經,以致造成佛法迅速毀滅。」此時東方藥師琉璃光七佛親眼看到大眾所做的事已辦完,善緣已經滿足,對藥師經及陀羅尼再沒有疑惑,而是堅定受持,就各自現神通,從自己座位上忽然不見,而回歸自己的藥師佛國土。
爾時具壽阿難陀,即從座起,禮佛雙足,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受持?」佛告阿難陀:「此經名為七佛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功德殊勝莊嚴,亦名曼殊室利所問,亦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執金剛菩薩發願要期,亦名淨除一切業障(1),亦名所有願求皆得圓滿,亦名十二大將發願護持。如是名字汝當奉持。」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諸大菩薩及聲聞眾、天龍藥叉、健闥婆(2)、阿蘇羅(3)、揭路荼(4)、緊那羅(5)、莫呼洛伽(6)、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7)。
【註解】
(1)淨除一切業障:眾生的種種災難,即過去世與現在世業障所感。現受持此藥師法門,便可把一切業障拔除乾淨,而得消災免難,植福延壽,故得此名。
(2)健達婆:即幹達婆,是位天樂神。諸天舉行盛會時,均由他奏樂,可說是天國的音樂家。
(3)阿蘇羅:即阿修羅,為容貌醜陋、常與帝釋戰鬥之神。
(4)揭路荼:即迦樓羅,係一大鳥,因其翅膀金色,亦名金翅鳥。
(5)緊那羅:即緊拿羅,它能歌善舞,唯頭生一角,究竟是神是人,令人莫辨,故又名疑神。
(6)莫呼洛伽:即摩侯羅伽,是大蟒蛇。
(7)信受奉行:信是深信無疑,受是完全領受,奉是遵照佛、菩薩的教導,行是學習修行。佛經終末多有「信受奉行」四字而為結束。
【講述】
當釋尊稱讚藥叉大將的護法勝舉之時,阿難即向佛請示道:「世尊!應當以何種名稱來稱呼這一法門?我們應如何去信奉受持?」佛告訴阿難:「這個藥師法門有七個名稱:(一)七佛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功德殊勝莊嚴;(二)曼殊室利所問;(三)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四)執金剛菩薩發願要期;(五)淨除一切業障;(六)所有願求皆得圓滿;(七)十二大將發願護持。上面這些名字你要牢記,應當恭敬奉持。
此時薄伽梵(世尊)說完此經,在座的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眾,還有天、龍、藥叉、健達婆、阿蘇羅、揭路荼、緊那羅、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與會大眾,聞佛所說微妙法門,個個皆大歡喜,紛紛信受如來所說此法而奉行之。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爾時、世尊讚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
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告曼殊師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燄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啞、攣躄、背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復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餘財物?」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尸羅;有雖不破尸羅而破軌則;有於尸羅、軌則,雖則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捨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捨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捨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自讚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饑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
「復次、曼殊利室!若諸有情好珤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塚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詛之;厭魅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凌互為饒益」。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復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攣、乾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
「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那謨薄伽筏帝,裨殺社窶嚕,薛琉璃缽剌婆喝囉闍也,怛陀揭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勃陀耶。怛姪阤: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娑訶』」。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
「曼殊室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常清淨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志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淨,以諸香花,燒香、塗香,作眾伎樂,供養形象。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於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綵,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餘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清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鼓樂歌讚,右遶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師子、虎、狼、熊、羆、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佈;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餘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芻二百五十戒,苾芻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志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不?」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還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
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繫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
「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贏瘦,不能飲食,喉脣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繞;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于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計算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然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旛,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果報故,乃至命難,亦不造作諸惡之業。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應云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旛燈復云何造」?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餘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綵旛,長四十九褶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
「復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繫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穀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藥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即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
「阿難!若帝后、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綵女,百官、黎庶,為病所苦,及餘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旛,然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花,燒眾名香;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是故勸造續命旛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阿難問言:「九橫云何」?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祐,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癡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三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噉。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復次、阿難!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寶,壞君臣法,毀於性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然燈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爾時、眾中有十二藥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宮毘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頞你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毘羯魔大將: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為眷屬。
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城圍邑,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復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爾時、世尊讚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